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梳理
發布時間:2014-11-03 10:54:40
關鍵詞:電動汽車政策

   2014年10月28日下午,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第14期儲能產業公益沙龍在北京昆泰嘉禾酒店舉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研究經理李岱昕在會上梳理國內電動汽車政策,以下為具體內容:

  截止到2014年10月,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先后出臺了20余項專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扶持政策,激勵并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內容涉及生產準入、示范推廣、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

  在所有政策中,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影響較大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六項,具體包括2009年1月發布的《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2010年6月發布的《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2011年10月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發布的《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2014年2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以及2014年7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

  通過梳理和比較以上政策,我們不難發現,從2013年9月《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發布之后,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政策已經由產業規劃層面逐漸轉向實際操作層面,政策內容開始更多地涉及補貼、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方面。全社會及汽車消費市場,對于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態度,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預期。

  除了具體的扶持推廣政策,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發展定位,國家相關文件中也已經進行了明確界定。首先,2010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確定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其次,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再次,2013年《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使其成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思路與世界其他國家略有不同,不同之處在于中國將以公共服務領域為重點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應用,主要包括公交、出租、末端物流、公務領域、環衛車等。

  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將圍繞著提高電池技術水平、降低電動汽車成本和完善充電設施建設等三大主要任務展開,大多數產業扶持政策也將以此為落腳點。

[NextPage][/NextPage]

  下面我將從示范推廣、發展目標、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梳理和解讀中國現有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1、示范推廣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仍然處于示范推廣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工作起始于2009年發布的《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根據聯盟對相關政策的總結整理,我們將中國的示范推廣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2009年和2010年國家先后分兩批次選定北京、上海、天津等20個城市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主要面向公共服務領域示范應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第二階段是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從2010年6月份《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發布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開始走入私人用車領域,天津、廣州等7個城市成為首先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城市。

  第三階段是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階段。2013年9月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應用開始面向公共服務領域和個人領域全面推開。目前已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40個城市或區域加入到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區域的名單中。

  2、發展目標

  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規劃目標,在已發布的多項政策中也分別有所提及,主要包括電動汽車發展的總量目標、充電設施建設目標、動力電池技術成本目標、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目標等四個方面。

  ·在電動汽車發展總量方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與國際同步發展。

  ·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形成5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在動力電池技術性能和成本方面,《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到2015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150Wh/kg以上,成本降至2元/Wh以下,循環使用壽命穩定達到2000次或10年以上;電驅動系統功率密度達到2.5kW/kg以上,成本降至200元/kW以下。到2020年,動力電池模塊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時以下。

  ·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方面,國家要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新增或更新公共服務領域車輛中的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2014年至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

  3、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是我國推廣和應用新能源汽車的主要方式。近年來,我國相繼出臺了多項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涉及補貼標準、補貼資金撥付、補貼車型等多個方面。

  通過梳理和比較補貼政策的內容,我們發現補貼標準和補貼資金撥付方式都發生過一系列變化。

  ·在確定補貼標準時,先后經歷了根據車輛最大電功率比和節油率等性能確定、根據動力電池組能量確定、根據純電續駛里程確定等一系列過程。

  ·在補貼資金撥付方式上,從起初的預撥付給試點城市變化為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在補貼車型方面,目前國家已經公布了60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此外,國務院也明確提出應該破除地方保護,各地區要執行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目前除北京和上海外,大部分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目錄以國家新能源車目錄為參考。

  目前執行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標準是參考《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制定的,并且實現退坡機制,即2014年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標準基礎上下降10%;2015年底補貼政策到期后,中央財政將繼續實施補貼政策。

 

現行補貼標準

[NextPage][/NextPage]

  4、稅收優惠

  除了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政策也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伴隨著私人消費市場的逐步打開,在消費終端的稅費減免,會對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特別是2014年下半年減免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推出,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起到極大的刺激和提振作用。

  目前我國有關新能源汽車的稅費減免項目主要包括車船稅和車輛購置稅兩項。由于車船稅稅額較小,雖然很早就已推出,但對市場的影響力十分有限。

  2014年9月工信部和稅務總局已經公布了第一批免征購置稅的新能源車目錄,共包括6款插電式混動車和17款電動車。

  5、基礎設施方面

  2014年7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首次對加快充電設施建設提出了具體全面的路線規劃。與之相比,此前政策中僅對充電樁配比和地方財政支持基礎設施建設提出過要求。

  ·在充電設施發展定位方面,我國明確提出把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作為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納入城市建設發展總體規劃。

  ·在充電設施服務體系方面,要構建以使用者居住地、駐地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為主體,以城市公共停車位、路內臨時停車位配建充電設施為輔助,以城市充電站、換電站為補充,數量適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充電設施服務體系。同時,在高速公路服務區要配建充電設施,積極構建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網絡。

  此外,《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中還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用地政策、市場準入、建設資金補貼、用電價格等提出了要求和規定。

 

(電池中國網獨家稿件,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
狠狠看穞片色欲天天|欧美猛交喷潮在线播放|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m|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