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李克強做主題演講
2016年1月2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李克強介紹國內外智能汽車的相關經驗。以下為發言全文:
大家好!我是清華大學汽車系的李克強。非常高興能夠在這里,站在汽車技術的角度談談我們對智能網聯汽車的認識及我們的實踐。
我們都再說汽車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汽車是一個系統的集成,汽車也是一個創新的平臺。這張圖我們可以看見,汽車從最早的馬車內燃機的出現到流水線到后來談新能源汽車,到最近我們談基于新一代的ICT,這種情況下的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系統的出現。我簡單地說一下,所謂的智能汽車是像人一樣,在汽車上能裝完全替代的系統的車,包括人的眼睛、耳朵、大腦和手腳,將使汽車更安全、更清潔、更智慧。
智能汽車是分階段的,從初級到高級是完全無人駕駛,相當于汽車社會的“共產主義”,現在是初級階段就是各種的駕駛輔助系統或者是各種的自動駕駛技術在產業化。智能汽車也是分類的,一個是自動式是完全不需要靠互聯網,另外一種是現在我們談的網聯或者是智能網聯汽車,除了汽車自己做互聯網,這是新一代的模式,ICT和汽車產業的結合出現的網聯式。
汽車技術的發展是智能化、網聯化,有兩個終極的階段,如果從完全的替代無人駕駛他們都可以實現,眼下應該是這兩者的結合,我們稱之為智能網聯汽車,如果按這張圖來看,上面是網聯汽車,我們完全通信最終可以發展也可以無人駕駛,完全靠自主式的傳感器也可以實現無人駕駛,但不可控制,這時候出現了智能網聯汽車,就是把網聯汽車和自動駕駛結合起來,推動讓汽車更智能化更無人駕駛。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智能汽車對車聯網、對智能交通系統這是我們經常說的概念,他們之間是有一個有機的邏輯關系,我們首先說智能汽車一定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另外車聯網,我們說互聯網在汽車交通領域的應用包括很多的方面,三個方面一個是服務、智能制造和下一代的智能交通系統,搞人車路一體化的服務系統,另外是車我們稱之為智能網聯汽車。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智能汽車我們在國際上汽車行業里也是有共識的,盡管很早出現,但剛才提到由于現在新一代的或者是新型的移動通信互聯網通信出現以后,智能汽車自動駕駛真正地產業化,這將是汽車技術里的一場革命。它包括的不僅僅是服務的問題和方式改變的問題,交通的角度從安全、擁堵、油耗都應該包括。這種情況下國際上的動態,美國最早提出了移動互聯網的交通,他提出來要連接,在連接的基礎上如何做智能化,他已經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從基礎開始的產業化,實驗上也在做評價。歐洲也是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可使用的角度來看,輔助駕駛到部分自動駕駛,到高級自動駕駛到無人駕駛,也給出了實現的路線圖和實現方式。日本也同樣地給出了時間發展的歷程,包括了從車的角度、路的角度來進行發展。日本我們覺得可以借鑒的是從國家的行為推動自動駕駛,他非常清晰有政府各個部門,再到企業和研究機構把技術進行分類,什么是企業自己的技術,什么是需要政府支持的共性技術分類在進行推進??偟那闆r是國外美日歐可以比較,他們對智能汽車、對這樣的發展有非常清晰的戰略路線圖,并且已經在實際推進了,這里面包括了真正意義上的官產學研的結合。
看看國內的情況,我們國家在推動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新能源汽車也提到了智能網聯汽車,也給出了清晰的發展路線圖,包括產業化的輔助駕駛,再到網聯式到最終的無人駕駛,這里包括了很有的研究,科技部的863項目十幾年前就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智能交通、車聯網一直到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角度再進行支持。我們清華汽車的團隊也有長時間的積累,一方面在承擔國家的項目,另外在積極地開展汽車公司的實質性的合作和國內的合作,也參加國家和行業的互動,力圖產業化。這是汽車數字汽車研究院做的產業化的轉換的工作,我們創立了蘇州智化已經對智能汽車的初級階段的預警系統進行了產業化,進行了轎車的前裝,包括長安、廣汽、上汽五菱等進行了產業化,不僅僅是大客車的前裝和轎車的前裝。在國內企業里,我們昨天企業的領導已經在作報告了,一汽他們有清晰的發展路線圖,從輔助駕駛到娛樂到完全的無人駕駛,包括昨天長安也講到了他們的智能汽車里面的654的發展戰略,包括了平臺、技術和應用的發展路徑。通訊和互聯網企業也在進行,我們智能網聯也需要進行,傳統的DSRC也在探討和支持,國內的通信企業利用LTE-V或者是4G、5G做網聯式汽車的探索。
最后我再介紹一下,我們提到了汽車技術的發展都在說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這是一提的,除了常規的我們有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我們知道以電動車為平臺可以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做很好的推進,可以讓我們容易實現,智能網聯技術也能解決電動車的根本問題,比如說充電的問題,節能的問題,比如說智能安全自動駕駛的問題,歐洲在前幾年啟動的ICT for EV的技術,讓電動車大規模的優化、充電,進入區域以后還可以進行自動駕駛。中國也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我們把電動車、智能車作為一個有機的結合,不是簡單的疊加,我們知道國外的技術是簡單的疊加,電動車和智能車是放在一塊的,這個是可以重新架構的,我們十年前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們提出了智能環境友好型的電動車,可以把清潔能源動力、電控化底盤、智能信息交互結合在一起稱之為新一代的智能網聯汽車。
右邊的圖是現有的不管是特斯拉、蘋果或者是谷歌的,在電動車上加上智能車這樣一個基本的概念,左邊是我們提出的基本的概念,我們可以把它用結構共用、控制協同對電動車做一個新的架構,我們可以用雷達來進行能量管理,這樣我們會讓電動車更加地安全和節能,這是十年前我們提出的概念,并且已經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實現了。這是當時我們做的在混合動力車上加上駕駛輔助,我們的雷達可以用來防撞和能量管理,可以在混合動力上更加節能,這就是我們的工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