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程驚雷發表主題演講
2016年1月2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程驚雷在會上表示,要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產業生態建設刻不容緩。以下為發言全文:
各位來賓,各位同行,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高興能代表上汽集團來參加這次百人會高層論壇,剛才聽了很多領導以及大咖們發言,自己感覺非常有感觸。應該說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從無到有,從“十二五”期初的不足萬輛,到2015年突破35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從試驗場都向市場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推動,離不開企業的大力投入,也離不開科研院校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正是大家對產業化目標的堅持,才讓新能源汽車的夢想照進現實。這也驗證了習總書記在2016年新年獻詞中的那句話,“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的。”
作為我個人來說,我非常喜歡百人會的LOGO,1后面加一個無窮,我們過去的十幾年當中走出了第一步,對未來,新能源汽車可以擁有無窮的想象和無窮的空間。
“堅持”這兩個字聽起來很苦,但這的確是上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寫照。十多年以前,當上汽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時,環視國內,從技術積累到人才儲備,再到產業鏈,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但是我們堅信中國的能源問題、環保問題必須要求汽車產品逐步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走新能源的發展道路。因此,我們明確了在開放條件下以我為主,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產學研結合的發展思路,著力在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領域提高核心研發能力,培養自主研發團隊,并形成本土的新能源零部件的供應體系。
在過去的若干年當中,我們累計投入了60億人民幣,開發了第一代燃料電池車榮威750,純電動E50和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特別是在世博會上,上汽花巨資投入1000輛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進行示范運行,實現了高強度、惡劣工況下的零故障,為世博園區的零排放做出了貢獻,也積累了經驗。更讓我們自豪的是,到目前為止,上汽已經擁有超過1000名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團隊,在自主品牌的電控系統方面就有超過200名專業技術人員,來專門從事電機、電控和電池的研發。
上汽自主研發的EDU電驅變速箱是完全正向開發,不受傳統動力總成約束,我們這項技術在全球混動技術領域具有領先水平。作為上汽來說,厚積薄發是我們未來幾年當中,產品研發和服務體系方面所需要重點突破的。在未來的幾年當中,上汽將把現有的技術進一步升級換代,并且持續加以平臺化的運用,推廣到所有產品上去。
如今,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習總書記視察上汽時指出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我想大家已經耳熟能詳?!吨袊圃?025》更是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突破的十大戰略領域之一,應該說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高速增長,但是我們在看到銷量高歌猛進的背后,必須要看到存在的不少隱憂。
從購買動因看,2015年將近3/4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這樣的限行、限購城市,有補貼、不限行、不限購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是,補貼和免費牌照都嚴重依賴著政府的支持,長此以往,難以持續。從產品性能看,用戶對純電動產品的里程焦慮問題仍為徹底解除。同時,隨著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產品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同時,簡單的增加續駛里程,碳足跡的角度來看,我們也必須要關注長期在中國能源結構下對環境真正的綠色影響。從配套設施看,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嚴重稀缺,充電樁建設步伐依然滯后,充電收費方式和費用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和規范。
因此,我們認為,要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產業生態建設刻不容緩。本次論壇“構建競爭、創新、可持續的產業生態”的主題,應該說是恰逢其時,直中要害。
在我們看來,第一,競爭需要市場化與法制化的“雙輪驅動”。目前,政策的支持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仍然起著主導和推動作用;但是從長期發展看,必將向市場競爭主導來過渡,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市場化和法制化必須相互配合,中國要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在全球經濟開放條件下,不能走過去傳統汽車工業“散、亂、小”的老路;要鼓勵市場資源向技術高、品質好、體系強的企業流動,用法制的力量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壁壘,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高效的配制。這不僅符合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構建健康生態的基礎保證。
第二,創新需要在技術和市場兩端“發力”。在產品技術端我們聚焦“三電”的核心技術,加緊開發第二代的EDU電驅變速箱,雙電機和電換檔驅動機構,自主開發BMS電池管理系統,并加快核心技術在上汽新一代新能源產品上應用。在商業市場端,我們推行新能源汽車分時共享試點,目前已在上海開展了業務,將逐步向全國進行推廣。同時,我們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成立專門的公司,計劃在2020年全國范圍內建設5萬個公共充電樁,打造使用便捷、資源共享、綠色循環的新能源產業生態圈。
第三,可持續關鍵是要做好“加減乘除”。“加法”就是要加產品,通過持續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產品制造、人才集聚等領域的投入。上汽未來五年將投入超過200億人民幣,投放多款新能源產品,并且把產品技術平臺化和規?;?。從現在開始,基本上每三個月,上汽就會有一款新能源產品汽車上市。
“減法”就是要降成本,確保產品優秀品質的同時,通過技術突破和性能升級,降低產品成本和用戶的使用成本,比如續駛里程的延長,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550插電強混驅動技術的升級,百公里油耗從前年的2.3L下降到去年的1.6L。
“乘法”就是需要把新能源汽車和智能互聯技術相結合,產生乘數效應。今年上汽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互聯網汽車將正式上市,我們將在新能源汽車的同時把互聯網應用直接嫁接上去,使得未來在新能源這個體系里,我們能夠提供客戶更直接、敏捷以及貼心的服務,而這個服務我們是能夠在合適的時間讓服務找上用戶。未來智能駕駛等技術也會在上汽新能源汽車上逐步應用,讓我們的汽車產品真正的脫胎換骨。
“除法”就是要掃除新能源汽車發展道路上的障礙,新國標的正式出臺為新能源的車企、充電樁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了依據的標準,這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可持續健康發展掃清了故障和障礙。我們也期盼國家相關部門今后在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出臺更多的舉措,來健全機制,完善標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共同來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僅要依靠各位汽車同行的創新努力,更需要融合各行各業的跨界協同發展,開放發展是上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思路,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定是!上汽愿意與大家一起,為實現中國建設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的夢想共同攜手努力、貢獻力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