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清華大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協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正式召開。中國長安總裁、長安汽車副董事長張寶林表示,長安汽車通過三大堅持來持續跨越發展。以下為發言全文: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聽了前面包括上午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講話、發言,我感覺到很受啟發,也很激動。2015年在各級領導和朋友們的關心支持下,長安汽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年銷售汽車277.7萬輛,同比增長9.1%,成為中國前五大汽車集團中增長最快的企業。其中,長安品牌的汽車銷售153.8萬輛,同比增長11.3%,長安品牌的乘用車年銷量突破了100萬輛,長安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也是翻了幾番。我今天到會場來開會,坐的也是我們長安的逸動純電動轎車,效果非常好,我感覺到非常自豪。
結合今天論壇的主題,與大家分享、交流以下的內容:
第一,對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認識?!吨袊圃?025》提出重點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動中國品牌汽車與國際先進接軌,對此我談四點認識。
一是國家與社會責任的擔當是我們的出發點。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環保的背景下實現汽車低碳化、電動化刻不容緩,車企必須在兼顧企業經營質量的同時承擔起這份責任,這是中國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責任。
二是企業生存與風險把控是關鍵點。中國是一個獨特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既存在著廣大城鎮與農村出行需求,更有成熟市場巨大的前沿未知的需求。如何把握市場前瞻,解決新能源汽車的高成本問題?控制節奏、把握風險、穩健發展是當前面臨的難題,也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與出路。
三是產品質量與技術提升是立足點。中國新能源汽車在零部件、關鍵技術方面尚未突破,在新能源動力系統可靠性、電池性能的衰減、生產一致性等方面還面臨一些挑戰,可借鑒的成功經驗還不太多,但質量是企業的立足之本,這個難關我們必須攻克。
四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跨界融合是突破點。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開放與包容,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傳統汽車的研發、制造、營銷等體系,甚至跨越了汽車產業鏈,進入了移動互聯、交通、環保等各個產業,誰能快速實現這個跨界融合,誰就將搶得競爭的先機。
第二,通過三大堅持來持續跨越發展?;仡欉^去,長安不斷探索中國品牌汽車的發展之路,通過三個堅持,在實踐當中總結出一些經驗。
一是堅持技術創新。長安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十二五”期間我們共投入了490億,形成了全球研發格局,建設成了國際一流的汽車綜合實驗場,194個先進的實驗室,最近在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2015的評價當中,長安位列全國第四、行業第一,連續四屆八年位居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掌握了系統設計、整車集成、部件開發等核心技術,搭建了新能源汽車實驗體系,1431項評價標準和規范,建成了新能源汽車13個實驗室,并被發改委授予混合動力乘用車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二是堅持打造經典產品。長安每開發一款車型,都通過3500余項技術工程文件的控制,進行4500余項實驗,滿足用戶10年26萬公里的使用要求。目前,長安產品質量達到甚至部分超過了合資產品的水平。2015年,長安6款新能源汽車上市,車型涵蓋轎車、微型汽車、商用車和輕型車。
三是堅持客戶導向。長安每年要進行400場12萬人次以上的用戶調研,建立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開通了20多個APP、微信、微博,提供24小時服務,保證投訴處理率百分之百,5年內長安將為用戶帶來總價值20億20項專屬福利的大禮包。
第三,兩大驅動培育未來的增長。面向未來,長安將以新能源、智能化為驅動,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新能源汽車方面,未來10年,我們將投入數百億,以純電動驅動為主線,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及純電動兩大技術平臺,推出34款產品,銷售200萬輛,實現“518”性能目標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百公里加速5秒。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百公里綜合油耗1升,純電動產品單位質量每噸百公里耗電8度。在智能化方面,長安將加速推進“654戰略”,打造五大核心技術、6大體系平臺,分四個階段實現單一智能到全自動駕駛。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自適應巡航、緊急制動、自動泊車、輔助等60余項技術。今年我們的CS75、逸動等車型專門搭載及睿騁無人駕駛版的車也將在北京車展上亮相。
第四,對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思考和建議。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新能源汽車同樣需要國家政策、社會各界的呵護與支持。希望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制定中長期的汽車產業政策,破除地方保護,支持智能交通布局,推廣充電基礎設施,支持中國品牌汽車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發展。希望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等行業組織發揮更多的作用,促進產業鏈協同,包括整車、零部件體系的相互促進,以及汽車產業與裝備制造業材料、信息產業等行業的跨界融合。
希望媒體界的朋友為中國品牌的汽車企業鼓與呼,營造理性消費環境,鼓勵全社會使用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也請媒體朋友們鞭策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健康前行。
各位領導、朋友們,未來5年中國汽車業將迎來新的增長機遇,在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下,在行業協會、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下,堅守汽車產業的本質規律,加快新能源與智能化的兩個輪子的驅動,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成功之路,讓我們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