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8(ESIE 201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北京華氫科技總經理毛志明在主題論壇上做演講。以下是演講詳情:
北京華氫科技總經理毛志明:
很高興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工作,華氫是2014年成立的公司,我們主要做的是燃料電池、DC技術與應用,HCNG技術應用和燃料電池。
我們公司從2014年成立的,團隊的成員從2016年跟廣西玉柴合作的HCNG發動機,2010年在山西建了一個世界最大的,每天日產HCNG20萬噸的站,我們當時經過半年的測試,給應用這些都沒有問題。2012年和巴拉德公司合作開發了占用燃料電池系統,當時有備電還有一些應急的電源,從1.7千瓦到50千瓦左右的系統。2013年的時候也參與編寫了HCNG燃料國家標準,2015年跟天潤做了一個合資公司叫天潤華氫是開發風電制氫的項目,目前這個項目是國家示范的,有一個在河北固原,吉林的項目規模和它一樣都是10兆瓦,但是吉林到2018年還是劃紅線的這么一個省份,我們爭取在2019年紅線撤銷的話,我們會上這個項目。
2017年我們成立了雪人股份成立了一個合作公司,雪人股份是福州制冷設備和壓縮機的制造商,目前我們在合作發展一些加氫電池的項目,華氫自己在做DCDC。我們業務的范圍從最早小固定的電源幾千瓦到幾十千瓦,燃料電池應用這是我們一塊業務。另外就是我們自己的HCNG的制氫混制站我們現在也在談這些項目。
氫儲能是咱們今天論壇的主題,未來我們也是希望在國家可再生能源制氫這一塊有所發展,解決上游氫源清潔性和成本問題?,F在電價比較高,煤炭的應用很受限,如果能把電價做到一毛多錢,這樣制氫的成本按目前成本來算比天然氣便宜一些,未來我們希望整個行業大家攜起手一塊在我們國家西北地區,就是一帶一路劃的沿線,那一塊風電光電資源豐富。就地消納有問題,特高壓電網的建設也是有周期和成本,可以考慮在西北地區進行大規模制氫方案。當然,也需要依靠一系列配套設施實現低電價低成本,還有儲存網絡。簡單說一下,咱們國家還是很支持天然氣行業的發展,因為光靠電動車沒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咱們目前的車可能是兩三億輛車,未來光是汽車這一塊可能要增長到五六億,這樣的話,石油和天然氣其實是不夠的。電也沒法獨立完成轉變的任務,我們建議同時發展天然氣車,包括HCNG在內的車輛和純電動車輛,包括燃料電池車輛和里面的車輛,一個綜合性的方案解決國家整體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問題。
華氫起草的《車用壓縮氫氣天然氣混和燃氣》的標準。這是吉林的項目現在還在圖紙上,完成了設備招標,吉林的紅線和企業自身決策時間點,可能不夠快,現在都在設備廠家,還需要2019年爭取把它做出來,設計是一小時1500方的氫氣,和當地的天然氣在我們的站里面,其實我們一個是天然氣站一個是制氫站,有好幾種產品,有壓縮天然氣,有HCNG,HCNG的壓力跟天然氣壓力等級一樣。還有純氫的壓力等級在25兆帕到35兆帕,還有一些氧氣,是綜合氣體的提供商。
這個是燃料電池這一塊的一些業務,主要的是右下角燃料電池的模組,還有燃料電池的空用系統。涉及到左下角就是CN離心壓縮機也可以用,這一塊用好的話,應該是把這個結合成一個有機整體,希望能把燃料電池系統的成本能夠降下來,可靠性能夠上去。這和是Hydrogenics的一些情況,它主要產品上下游都有,包括國內用的比較多的30千瓦的燃料電池的模塊,還有一些水電解制氫的設備,目前水電解制氫設備成本比傳統堿性設備要貴3倍到4倍,現在隨著燃料電池成本降低,我們想把水電解制氫設備成本在下降中未來希望降到2倍以下。另外,PEM的設備比傳統的減輕電解槽的設備智能化程度高,維護成本低,壽命更長。這一塊發展潛力比較大,目前設備比較小,直接放在風電制氫領域還在示范階段。另外,Hydrogenics也做一些加氫站的EPC,全球有50多個加氫站是他們承辦的。希望國內有一些站來合作做一些建設。
DCDC是我們華氫自己承擔的一個子課題的任務,現在在開發40千瓦的DCDC技術,DCDC設備能夠用在參數符合的電堆上,爭取2018年底能出一個樣品。這個指標還是可以的。這是我們山西HCNG站的一個工藝,基本上HCNG成立的理由就是首先我們國家的天然氣的氣源不足,基本上都是外購的,或者從鄰國這邊路上管道運輸過來的,要不然就是NOG的形式從沿海中海油這邊過來的,但是咱們國家自己包括山西省在內都有氫氣資源。當時我們也提過四氣合一的概念,天然氣、煤層氣還有氫氣幾種氣體要共同發展,在車里CNG的價格在3.5到4.5元。氫氣的利潤空間還是有的,HCNG在合適的地方是有利潤的。
我們山西的站當時投了5000多萬,當時概算是7000多萬。左邊的流程就是參觀的過程,中間一個是給車用的,還有低壓工業用的。儲氣儲的是25兆帕的罐子。右邊是我們車用的這一塊在山西重卡當時集團有一百多萬重卡,當時示范應用的場景,那個車我也坐了,包括拉貨什么的,包括按照山西有的時候有超載情況,我們HCNG的燃料都沒有問題。包括司機的反應,數據的測試都是很好的。我們陜西項目獲得了國際氫能寫會的大獎叫魯道夫降。這是我們當時測試的一個車。我們吉林項目的演示圖,因為金風主要是風電為主我們今天項目是風電制氫,目前用的是堿性的水電解設備采購的是國內企業的設備。
我個人認為未來PEM的設備還是很有發展空間,特別是跟可再生能源結合上,風電的波動還是很大的,整個風電廠比如說5萬或者20萬的風電廠波動性都不是很小,堿性水電解質設備的能力還是要通過實際檢測才能知道。PEM在數據上應該比它好很多,當時河北電投一個是甜潤項目在北京能源局的審查會,幾個與以后這都是獲批的。河北的項目已經建好了,不是HCNG,是變成純氫來用,我們是用國內的設備。
這是我們做的一些工作,謝謝大家!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