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峰會直播專題: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8
【電池中國網4月2日 北京訊】4月2-4日,“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8(ESIE 2018)”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煙臺創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李明明在主題論壇上做演講。以下是演講內容:
煙臺創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李明明:
各位專家好,我叫李明明,來自山東煙臺,我們公司一直致力于儲能消防安全研究,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儲能消防安全領域的。
一共有四個方面,儲能消防安全現狀、儲能安全研究、儲能安全解決方案和技術成果的一個體現。
看一下儲能消防安全現狀,國內外一些法規和要求。儲能安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電器安全,一個是電池安全,看到多個新能源汽車,去年、前年大量發生火災事故,是儲能一樣類型的電池火災,這個專業名詞是電池熱失控和熱擴展,這是一個非常難的技術難題,如何防止熱失控的延展性,這是我們延展的課題。
目前多個國家,其中看到一些調查報告,像美國紐約的,還有美國消防協會制定自己一些實行標準,咱們國家來說沒有相應的標準,咱們國標2014年510480,配備了通風、報警、自動滅火系統。我們還有一個團體標準,小型儲能電站小安全技術條件,這是上海消防的,我們正在研究。地方標準以深圳為代表,儲能充電系統設計規范,其中提到配置煙霧探測報警裝置。還有企業標準,是及裝飾儲能系統,這個主要以3C認證這種滅火裝置。還有火災自動報警設計技術規范。目前儲能相關的產業探測預警并沒有指出,因為現在的研究沒有合適的能夠迅速撲滅電池的火災,或者延緩它的火災。這是我們儲能安全方面做得一個純技術的研究。
儲能電站的設計有大量的電池構成,對于電池來說電話學的安全、機械結構、弱電,比如BMS做得,還有歐陽明、高院士為代表的去做得測量,還有BMS做得測試,除了熱失控預警,再就是BMS出來的。再一個就是防護熱失控擴散的報警,從單體到多米諾效應的發生,形成熱擴散。再有一個單獨的電池Pack獲得一致,現在集裝箱每個達到3兆瓦或者更大的能量密度,那樣一個終極消防,在外面設置一個外部接口,跟消防拴進行有效的對接,泡沫滅火機或者二氧化碳類的,進行整體的消防掩護。
從它的內部設計、外部設計、早期獄警、防護技術及控制、外部消防接口,需要多個手段來實施,去完成儲能站的消防安全。
BMS目前做得熱管理和安全防護,上面講的電壓電流,SOC、電流電阻做得測試。BMS技術在提高,目前測量精度在5%左右,我看今年2018年新能源重點有一個重點指南,一個共性問題,使得BMS精度小于2.5%的精度。同時對于電流電壓質量有更高的要求。在后期做實時監測電池熱失控,主要是由單體向多節進行發展,我們叫做多米諾效應。
我們也跟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同做了一個課題,屬于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移動儲能站安全性研究,目前梯次利用電池新能源公交車退役再次下來,比如青島前幾年退役的電池,做成1兆瓦到3兆瓦的儲能電站,放在充電公交的旁邊,晚上的時候就充電,白天的時候給這個公交車進行充電。我們本著可行性,確實能夠實現安全防護,再就是科學性,用什么樣的滅火藥劑有效阻止,切斷火災的反應塊。還有它的靈活性,跟BMS或者站控系統做站內的監控或者遠程平臺的建立。
適用性,使用不同鋰離子電池體系,剛才說的全釩、液流,鋰離子電池不可控的,發生火災無法救援,也無法中知熱點反應。
目前傳統的儲能站它的消防主要通過探測方式,應該是通過典型感溫方式,加上聲光預警,在本地實現。在樓上看了幾家比亞迪儲能站,也是使用了加載的探測器,主要實行了典型感煙、感溫的傳感器。
但是對于電池火災最主要一個問題,電池的探測技術,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有效探測技術實現更早期的預警,比如BMS可以探測電池電流、電壓,或者放電倍率。但是整個管理過程當中,如果一旦發生電池的單體的熱失控,會傳導另外一節去,到最后形成整箱電池火災的蔓延。
我們認為需要研究電池火災探測技術最重要的問題點,我們需要做得一些研究,我們在熱失控、熱擴散分析的模型,研究不同因素火災的形成對比鋰電池傳播的熱性,主導熱播的途徑,形成多米諾效應的模型。采取的方案如何探測預警和及時可靠的,這兩個動態的視頻做了磷酸,上面是軟包的酸鹽的,下面是磷酸鐵鋁的,通過加熱不同的方式形成熱失控,這是一個單體的20塊的貼鋁??瓷厦嫠查g鼓包之后產生大量的氣體。而下面個一旦形成熱失控是形成爆破式。在兩周之前,在某個地區一個車著火了,消防員去滅火,通過手持式孩子少劑量的滅火藥劑,很難滅掉它的熱點反應。
這是熱失控探測的背景,才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知道,電池火災與我們傳統典型感溫、典型感煙不一樣的,電池有電化學的氣象反應,我們提到一個氣象探測。目前在這個領域當中,中國科技大學王教授帶領團隊不同火災抑制和防御,包括二氧化碳、氣候,我們提出了氣象參數的設計,在這個后期產生大量釋放熱量的時候有一個吸壓動作,同時釋放大量的氣體,在動態視頻是氣體盡早的得到它,因為這個電池是一氧化碳這個參數,只要它帶發生熱失控的時候在電池包里面聚集產生大量的含量,達到500-700的含量,在一開始維持到0-50的含量。還有一個火焰參數的應用,還有一個溫度參數。我們選擇這幾個參數的談原理,是基于下邊這一張圖表,這個火災是早期狀態,還有一個可見煙狀態、火焰狀態、高熱狀態,對這四個狀態進行傳感器的算法,可以得到有效熱失控發生的點,使用什么樣的滅火裝置,正好發生熱失控的點,這個效果是不錯的。我們做得有氣體、溫度、煙霧再加上一個火焰,這個火焰在集裝箱儲能站空間來說比較適用的。對于每一個Pack來說,使用火焰傳感器來說是比較密集的,Pack只有5厘米不到,左側是7、8厘米,這個火焰監測不到,而形成霧爆。我們實際研究電池熱失控的算法、高耐用性、休眠策略,還有低功耗策略,必須保持24小時長期運行。
這是我們在煙氣算法上的模型,主要有一個穩態的問題,整個電池Pack生產出來,這個氣體密封電在交替過程當中,是本身材料是產生一些氣體,取一個穩態值,我們有一個最后的四級,聯動滅火裝置進行滅火控制。還有梯次利用的電池我們發現了76氣電池液露液的電池,一年半,最多兩年過程當中,打開蓋子,是漏液。
這是我們做得一個實驗,實驗表明一個目的,就是表明一旦形成多節電池熱失控傳播,它的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可以看到18650的電池,這個靠近5號的臨近體,這個熱失控在4號,399秒來完成的。從4號跟5號相近的一號是119秒,1號到5號是239秒,3號到3號是299秒,所以要控制這個熱失控。
這是我們做得研究,研究每個包體不同熱失控熱延展性。剛才做了所有的實驗,不是同成組方式、不同工作狀態,這個不同工作狀態在去年6月份一直到10月份,我們在湘潭汽車廠跑了13萬公里做了實驗,使用了宇通的客車,有不同的工況沙子、勢頭的路段,最后得出一個熱傳播的模型。
第三部分講一下安全的解決方案。根據上面都是一些科學類型的研究,下面是一個基礎類型的研究。大就形成了儲能電站,如果作為消防防護來說,因為目前沒有國標,我們就遵循傳統一個標準,主要是做這四方面的研究,一個是智慧消防,剛才有了漏液監測,還有多級報警。還有通知快速達到現場,還有全周期監測。在安全結構來說希望有毒氣體排出,外部接口有效的接入。這是做得有效的氣體,我們最近做得下邊有中信的,我們做得不同的方案,也有管路時的安全防護。
整個流程早期火災預警,再加上啟動,還有一個自動,一個半自動的轉換,儲能人員在工作的時候,一旦形成霧噴的動作,藥劑對人體導致傷害。
這是我們當時做過安格安裝的場景。這個技術成果體現不多說了,剛才說的漏液的準確性,基于課題來說,研究的技術手段怎么體現出來,這是研究一年到兩年一個漏液的檢測。目前來說,給中通、豫州、比亞迪、上汽電池企業已經都形成了大量的標配市場。2017年也是一個十萬套的注冊量。
在儲能電站易換汽、科信都做相應的實施,我們儲能科技主要做探測技術和消防技術,謝謝大家。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