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VDA主席代表Dr.Thomas Meurers(慕容特)發表致辭
2017年5月14日-16日,“2017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品牌提升---中國汽車產業新趨勢”。中國汽車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支持的國內頂級高端汽車論壇,也是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唯一全面參與的行業頂級論壇。VDA主席代表Dr.Thomas Meurers(慕容特)在論壇發表致辭,全文實錄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容幸代表OICA世界汽車組織的主席,我做一個簡單的致辭,同時他也是德國VDA的主席,也是作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汽車組織,也是有39家會員單位,我們在VDA也有6000多家,包括供應商和制造商在大型和散型之下,各國產業協會來分享最新的技術、市場并且能夠找到解決之道。通過這樣的合作伙伴和對話,在現在這個實際是顯得尤為重要,世界產業經歷前所未有的巨變。
對于國際各自相互之間的交流分享觀點變得尤為重要,我們也非常容幸參加中國汽車論壇,讓學屆、產業界、各界來應對這樣的問題,包括利益突出、低碳減排,電動出行也是重要的問題,我們這也提出了像上海一線城市大城市需要有新的出行模式,現在全球新增的人口數量不斷地增加,對于未來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將都在城市當中,這也會帶來像交通堵塞問題的、尾氣排放的問題,因此對于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是最重要的解決方案。
對于新的出行方式在工業4.0,包括第四次工業化革命當中,大家不是想擁有一個車,而是以一個車隊的形式實行更好的管理,因此汽車制造商不僅要解決底盤這一塊問題,今年全球這樣的汽車產業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2016年的時候,我們現在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有了9300多萬臺全球汽車的產銷量進入市場,2016年的時候我們在中國獲得了非常好的汽車發展,有超過2800萬臺車。
2013年開始連續多年保持全球汽車市場的首位,今年汽車仍然會發展,盡管增速會放緩,過去幾年中國的汽車發展印象深刻,現在甚至未來的十年它市場的規模將會是德國市場的7倍。我發現有些國家還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在恢復拓本的市場,他們的發展速度也有些不同,就些地區他們有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在新的趨勢當中包括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在過去幾年也有很好的發展,當然在2015年、2016年的時候美國也獲得長足的汽車產業進步。
美國的輕量汽車現在在高速上面保持比較穩定的發展,包括像美國、中國和歐洲市場現在依然是有一個朝著SUV的車型發展的勢頭,同樣我們也會有越來越要去應對尾氣排放的問題,包括我們最近整個汽車新的技術發展趨勢非常的明顯,有些地區的發展速度更進速度會比較慢,歐洲市場也非常重要,包括英國脫歐之后的情景,而且未來合資的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得到更進,我們現在看到亞洲市場在2016年是兩位數,過去幾年也是兩位數,這也是過去幾年持續下去,包括印度市場為代表的亞洲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需要釋放,現在發展每一千個人保有量只有25臺車,這個數字未來會翻幾番。
在南美地區它最近幾年的發展并沒有那么快,而2017年我們預計或者假設有一些比較好的,或者有一些曙光,至少這個市場發展是穩定的。綜上所述,對于全球汽車產業無論是巴士、商用車、乘用車會在2017年保持2%到3%的增長,這相當于大約會有9600萬臺車,也就是接近一億臺重要的關口,對于3%的增速當中,在中國也會有很好的表現。
再一個國際上的歡迎當中,只有通過協作才能應對新技術的發展進入到各自不同的細分市場,與此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用戶的信心,包括在OICA最近呼吁國內整車廠、主機廠朝著標準化方面發展,推進全球汽車產業準確運行,包括現在對于整個汽車轉向功能以及國際技術法規的研究和修訂工作,還包括其他能夠應對汽車堵塞,或者應對城市交通出行的難點也進行了相應的工作和推展。
OICA也會建立一系列工作組,包括關注網絡安全、數據存儲,也對于自動駕駛的系統以及整車認證,無論是制造商還是供應商將會緊密繼跟進這些話題開展的相關工作,這樣緊密的合作對于我們產業發展是如此的重要,包括全球各地也會制定新的法規和規則,包括我們也推進《維也納公約》的制修訂,包括不同洲之間建立更高統一的法規。
女士們、先生們通過在政界、產業界和學界之間的相互協調,我們也希望在無人駕駛方面也有突破,對于整個全國的汽車產業支持的倡議,而且在研發方面中國也投入了大量的投資和研發的費用,正是考慮到這些打響的,人們所做出的貢獻,在整個中包括法規方面也取得很大的進步。
我們需要通過對話來了解我們如何能夠去保證技術之間不會相互的沖突,并且在法規的方面能夠相互的協調。同時,我們相信中國做繼續保持、可靠、公平、透明的市場機制,也有利于各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同時我相信中國和世界其他的廠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也非常相信我們這種相互之間的合作以及開放共贏的交流溝通,也都會對于我們投資和未來貿易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幾乎,同時我也相信這樣的發展和合作也會使得我們獲得共同的未來繁榮,謝謝大家。(未經本人審閱)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