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336:澳柯瑪2018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規定和其他內部控制監管要求(以下簡稱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結合本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和評價辦法,在內部控制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的基礎上,我們對公司2018年12月31日(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了評價。一.重要聲明 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規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評價其有效性,并如實披露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是公司董事會的責任。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本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對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法律責任。 公司內部控制的目標是合理保證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實現發展戰略。由于內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僅能為實現上述目標提供合理保證。此外,由于情況的變化可能導致內部控制變得不恰當,或對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據內部控制評價結果推測未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風險。 二.內部控制評價結論 1. 公司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是否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 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結論 √有效□無效 根據公司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認定情況,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不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會認為,公司已按照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和相關規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3. 是否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根據公司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認定情況,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公司未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4. 自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至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發出日之間影響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結論的因素 □適用√不適用 的因素。 5. 內部控制審計意見是否與公司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結論一致 √是□否 6. 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對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與公司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披露一致 √是□否 三.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情況 (一). 內部控制評價范圍 公司按照風險導向原則確定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單位、業務和事項以及高風險領域。 1.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單位包括: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本部、青島澳柯瑪商務有限公司、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分公司、河南澳柯瑪電器有限公司、青島澳柯瑪商用電器有限公司、青島澳柯瑪生活電器有限公司、青島澳柯瑪進出口有限公司,納入評價范圍單位的資產總額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資產總額的91%,營業收入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總額的82%。 2. 納入評價范圍的單位占比: 指標 占比(%) 納入評價范圍單位的資產總額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資產總額之比 91 納入評價范圍單位的營業收入合計占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總額之比 82 3. 納入評價范圍的主要業務和事項包括: 按照全面性原則和重要性原則確定了評價范圍和業務事項,主要業務包括銷售與應收、采購與應付、存貨與成本、費用管理、招標管理等。 4. 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主要包括: 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主要包括采購業務、銷售業務、費用管理、招標管理。 5. 上述納入評價范圍的單位、業務和事項以及高風險領域涵蓋了公司經營管理的主要方面,是否存 在重大遺漏 □是√否 6. 是否存在法定豁免 □是√否 7. 其他說明事項 無 (二). 內部控制評價工作依據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依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及《內部控制評價管理制度》和《2018年度內部控制評價方案》,組織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 □是√否 公司董事會根據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對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認定要求,結合公司規模、行業特征、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度等因素,區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研究確定了適用于本公司的內部控制缺陷具體認定標準,并與以前年度保持一致。 2. 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確定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量標準如下: 指標名稱 重大缺陷定量標準 重要缺陷定量標準 一般缺陷定量標準 合并財務報表營 錯報金額達到0.5%及以上 錯報金額達到0.25%及以 錯報金額達到0.25%以下 業收入 上 公司確定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性標準如下: 缺陷性質 定性標準 重大缺陷 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可能導致企業嚴重偏離控制目標。存在以下跡象 通常表明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1)董事、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 舞弊;(2)企業更正已公布的財務報告;(3)企業審計委員會和內部審計機構對內 部控制的監督無效 重要缺陷 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其嚴重程度和經濟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 能導致企業偏離控制目標。 一般缺陷 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3. 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標準 公司確定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量標準如下: 指標名稱 重大缺陷定量標準 重要缺陷定量標準 一般缺陷定量標準 潛在風險事件可 偏離目標達到合并財務報 偏離目標達到合并財務報 偏離目標達到合并財務報 能造成的直接財 表營業收入總額0.5%及以 表營業收入總額0.25%及 表營業收入總額0.25%以 產損失金額 上 以上 下 公司確定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評價的定性標準如下: 缺陷性質 定性標準 重大缺陷 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可能導致企業嚴重偏離控制目標。存在以下跡象 通常表明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可能存在重大缺陷:(1)重要業務缺乏制度控制;(2) 內部控制評價的結果特別是是重大或重要缺陷未得到有效整改;(3)違反國家法律 法規的業務;(4)不相容職務未分離。 重要缺陷 是指一個或多個控制缺陷的組合,其嚴重程度和經濟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 能導致企業偏離控制目標。 一般缺陷 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1. 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情況 1.1.重大缺陷 報告期內公司是否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1.2.重要缺陷 報告期內公司是否存在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否 1.3.一般缺陷 無 1.4.經過上述整改,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 缺陷 □是√否 1.5.經過上述整改,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公司是否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要 缺陷 □是√否 2. 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認定及整改情況 2.1.重大缺陷 報告期內公司是否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2.重要缺陷 報告期內公司是否發現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要缺陷 □是√否 2.3.一般缺陷 對內部控制設計和執行方面提出了改進意見,并對此與管理層進行了溝通,制定了整改方案并實施,報告期內,均已完成整改。 2.4.經過上述整改,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公司是否發現未完成整改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 大缺陷 □是√否 2.5.經過上述整改,于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基準日,公司是否發現未完成整改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重 要缺陷 □是√否 四.其他內部控制相關重大事項說明 1. 上一年度內部控制缺陷整改情況 □適用√不適用 √適用□不適用 2018年公司圍繞核心業務板塊,進一步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和流程設計,逐步推動精細化經營管理,不斷完善內部控制。2019年繼續以公司戰略為目標,根據實際運營情況和經營環境的變化,不斷更新和完善內部控制,持續改進內部控制,以促進公司健康、快速的發展,實現公司戰略目標。 3. 其他重大事項說明 □適用√不適用 董事長(已經董事會授權):李蔚 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26日
相關閱讀:

驗證碼: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