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國家能源局科技裝備司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支持,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7”在國家會議中心·北京隆重開幕。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胡學浩發表主題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題目,儲能技術在應用當中的問題。下面我給大家介紹的內容分六個部分,首先介紹一下概述,講一下電子儲能技術分類,電子儲能技術運行和應用,再介紹一下,我們新能源發展情況。重點在第五點上,如何用電子儲能技術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問題。
首先講一個定義,這個定義,什么叫儲能?儲能實際上就是通過某一個像廢電池,獲得一個物理能量,把能量儲存起來,將來應用的時候可以用,這是廣義儲能的定義,但是我落講的不是廣義的儲能,而是講電能的儲存,就是我們現在大多數電能的儲存,所以說電能儲存就是智能電網當中電能儲存,電能儲存和電網當中,和電網相連接的儲存,這就是電。在儲存起來要轉變,轉變為其他某種形勢,用的時候,回到電,或者直接可以用。電子儲存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電池早有了,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應用,上個世紀1970年左右,我們核電站建設起來以后,為了配合核電站的運行,我們建設了大量的電站,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但是同時,我們也有一些壓縮空氣儲能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兩臺。最近這幾年,由于我們上個世紀主要應用的能源資源就是煤炭和水,還有核電和天然氣,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什么?能源變革時期,這個時期我們有驅動力,一個是能源的日益匱乏,溫室氣體造成全球變暖,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這樣就要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不斷得到應用,現在可再生能源大的應用,而且尤其是到這個世紀中期或者后期,可再生能源占的比例不斷的提高,隨著滲透率不斷提高以后,電網的運行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對于電力系統來說就要減輕這個問題。
為了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儲能是非常好的手段。剛才講了,我們早就有了發展,但是上個世紀末和這個世紀初,電池類的儲能各種各樣,鋰離子電池得到了發展,電網當中獲得了很多的應用。
下面講一下分類,這里面分成五大類,大家可以看到,首先第一類就是機械類,有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和飛輪。第二個是廢棄類。實際上上面這三種是我們國內普遍運用的,底下這兩種是最近應用比較多的,第四個主要就是和太陽能熱化相關,最后一類是一個新的,重點要說這個。這個分類的方法,我從REG分類的標準,我建議這個如果我們分類最好還是按照這個分類來,因為這個是接軌的辦法。
關于前面四類大家比較熟悉了,因為時間的關系不再介紹了,第五類重點介紹一下,它是把大量的風電,在西北,二氧化碳再合成成為天然氣。而且在內蒙要建設這個基地,它最大的好處,它的儲能時間非常長,當然有一些缺點,缺點就是什么呢?它的儲能效率比較低,它的好處就是什么呢?它的氫氣可以提供甲烷。它最大的缺點就是風電直接輸入到上海,輸入到廣州,那么這樣情況下,往損10%,效率還是90%以后。這個風電如果做成氫氣,然后再做成甲烷以后,加入甲烷以后,它的效率只有30%,也就是它的效率也就是1/3了。德國奧迪汽車制造廠,你可以看到這個廠,這么大一個規模,實際上就是二氧化碳真正結合是非常小,非常容易的。
它的作用可以看出來,我們這個電氣儲能技術,可以有這樣一個結論,不存在任何一種技術,可以看到所有的應用,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各種各樣的儲能技術都有應用的場合,我們怎么選擇呢?我們從八方面選擇,能源力度、工業力度、響應時間、效益、壽命(充放電次數)、成熟度、經濟因素主要這些方面,我們要從這些方面,這是我們的需求,選擇它的準備,它的安裝地點,它的容量,還有選擇不同技術的配比。
這個就是以往我們大家很熟悉的,就是這么分,所有的產能技術都是這樣分,基本上配備系統,是用飛輪這些技術,但是我們最新就是REC,2012年白皮書,就采用這個最新的分類,但是又增加了第四類就是氫氣和甲烷。如果按照礦業的實業來分,按照四大類,就是超導組織和飛輪,就是功率性的。第二種中等方面,飛輪就是幾秒鐘到1分鐘,電子儲能是幾個小時,又要長時間壓縮空氣,一般可以達到一天的數量。但是如果超過一天,達到一個周或者一個月,這個是我要特別說明的。按照時間長短可以分為功率型、能量型的。
為什么鋰離子電池得到非常大的寵愛呢?就是因為第一個鋰離子電池現在價錢下降的很快,我們手機、電腦都要用,電路汽車也都要用,技術發展非???,價格下降也非???。而且它根本一個特點,鋰離子電池既是能量型又是功率型的。密度很高的,所以得到廣泛的關注。它的儲能的作用,我們基本上按照這樣幾大塊分:
這也是IEC2012年白皮書的分類,作用從發電、輸電、配電和用戶側各個領域,這么分類好像思路比較清楚一些,發電設備來說,它可以平滑可再生能源的過度,這樣使得原來不可控的風力和太陽能變成部分可控,這樣減少氣能、提高滲透率、可控性,提高電力系統的效率。
這個就是一個我在2005年的時候,2006年的時候,我聽了NEC公司的研究,我把PPT拷貝過來,實際上是這個意思,儲能電池是多少呢?是400KW一個儲能納入電池,補上500KW的風能,一臺機組,這個它也適用,它的好處就是將來的輸出能夠平衡、平穩,恒定的,非常好的效果,但是代價就是價錢比較高。這個情況是這樣。
儲能剛才講的是發電側的,在輸電側也是可以得到應用,風能一會兒有,一會兒沒有,這樣就會輸電系統家家陷入的過載,和堵塞。這個情況在我們國家現在還不常用,但是在美國,因為這些歐洲一些電力市場,上來以后,它用的非常之多,為什么儲能電池都能用,在美國、歐洲用的非常多,他們的國家電力市場很快,電力市場保證用戶用電,如果你不保證的話,它就要罰的,它要建很多的儲能手段。調節潮流。
它也可以推遲了電網中建設這種常規的,當電網當中的擾動的時候,也可以做一種電源穩定系統。
在配電系統當中的應用也是非常多的,我們現在為什么講儲能電池在配電系統應用當中非常多,它再一個孤立的微電網,或者和電網相連,微電網最根本一條叫什么呢?叫自制。一旦你獨立運行的時候,保證它的電網的穩定性,這個時候儲能幾乎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當然可以調節微電網的頻率,提高電能質量,還有一個很好的好處,它做成移動式裝在集裝箱里,城市供電可靠性大大提高。
最后儲能還可以在用戶側,就是什么意思呢?以后晚上你把電能儲存起來,尤其像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用的特斯拉這些東西,可以存起來。尤其像醫院,醫院要求高的,可以作為備用電壓,我們在2008年建立了一個飛輪的儲能,買的美國的設備,主要就是為了提高醫院的可靠性。
將來這個電動汽車數量會增加很多,電動汽車和電網相連的話,可以通過V2G的功能回饋到電網當中去,現在不太可能,原因兩條,第一是電動汽車數量不夠。第二V2G價錢不太核算。
總體上來說,我們有一個統計,儲能在全世界有一個統計,2012年有一個統計,就是127GW,這個是總的抽水蓄能就是黑的這么大,總的儲能加這些1億2千8百萬,2012年的時候,99%是這些,可是總的1億2千8百萬的儲能占全世界總的發電裝機能量40億的3%,說明儲能數量還是很少的,將來有大量的發展的前景。
下面舉幾個例子,一個是儲能的應用,抽水蓄能我們在全世界很多國家,核電裝機能量比較多的國家,抽水蓄能比例很大,一般是10%。中國的數量不到2%,現在也就是1%、2%、3%,全世界平均3%,中國也不到,中國將來在抽水需能方面有很大的發展。
日本用儲能電池配合風電,像這個情況,我們大連理化所張華民他們開發液流電池,也是在配合風電,也是類似是一樣的。還有就是P2G未來型氫氣合成天然氣,德國非常注意這個公司,E—ON公司在德國已經做了20幾個項目了。德國的奧迪公司,2013年已經啟用了,直接布入甲烷的管道里面。氫氣也可以布入到甲烷的管道里面。剛才我所介紹就是三種,我把它稱之為成熟型、現代型就是電池、未來型這三種。不管怎么樣,我個人認為,這三種儲能技術是儲能技術的核心,也是將來發展最快,最多的。
當然初始性能在發達國家里面,就可能不建了,或者已經建完了,像美國已經建完了,但是日本已經不建了。但是在中國會有大量的發展,儲能電池第二類主要用于配電和用電系統,氫氣將來可再生的比例非常高的時候,就會用。這個里面我順便給大家介紹一下,風能和太陽能近期的發展??梢钥吹?,我們去年一年,我們新增的風電裝機容量1900多萬,將近2000萬,這是國家統計出來的數據,中國風電總的累計裝機能量已經達到1億5了,2020年我們的目標是2億完全沒有問題的。
去年光伏特別大的發展,有3千多萬,一年裝了3千多萬,累計到年底為止,光伏已經有7千多萬了,發展非???。但是可以看出來,有這樣幾個特點,我們去年一年新增裝機容量一半以上54%為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和水電?;痣姾秃穗姍C組還是比較少。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有一個問題,可以看出來,像近一年集中式的光伏這么多,分布式這么少,雖然我們國家注意到這個問題了,把集中式減少,分布式增加,預計到2020年的時候,我們要把分布式大大增加,這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就可以看出來,我們風資源、光伏資源、沙漠地區全部在北部和西部地區,負荷中心在沿海,所以我們要架線,這樣一個問題特別大,這樣的話就產生什么問題呢,我們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很大,2016年棄風上升了17%,我的印象當中,2015年大概全國平均棄風、棄光率是8%。2016年棄風率達到17%,棄光率達到10%,所以這個問題,就是非常要解決的。所以,下面我就重點第五個方面,如何解決這樣的可再生能源配合的問題。
第一,我們要搞清楚,到底是我們集中式發電還是分布式發電。
我個人認為,像中國西北風能資源和光伏發展,我們將來用抽水蓄能用的比較大,你用儲能的電池不解決這么大的問題。
像日本,幾乎全部開發就是物理太陽能,這樣的情況它的電池應用非常多,像我們國家的電池賣到德國,這些地方大部分是分布式的發電,所以儲能應用大部分的類型都是儲能電池,我有一個看法,我認為現在大家都期待電池大量賣出去,這樣的話,如果要期待電池得到快速的發展,分布式發電,特別是太陽能光伏快速發展,我個人認為是一個前提。
第二,我們國家建立了9個到10個集中式1000千萬風電電站發電基地,像甘肅、新疆、內蒙這些地方,有人說能不能建設抽水蓄能和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呢,我認為主要還不是儲能技術,像甘肅有1千多萬的風電,如果它的負荷比較少,比如說有1千萬或者多少發出來,我們要建一個儲能電站,可能你建了儲能以后,第二天怎么辦,你不用第二天還是不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對于這種大型機電來說,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要外送,但是外送有一個問題,甘肅這個地方風電的特點,大多數時間,60%的時間處理30%,不是按滿裝機發電的,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到底建多少的輸電線路比較合適呢?國家電網公司有一個能源研究院,他們研究以后,大概在60%到70%比較合適,這就意味著如果當發電滿發的時候發不出來,所以在一些地方要建抽水蓄能機組,配少量的電池儲能才能解決。
第三,我們現在一說,新能源,就是說新能源必須靠儲能來解決。不是這樣的,昨天下午我聽了一個澳大利亞一個演講,他是這么說的,他們國家2020年的目標是23%,可再生能源,然后他個人認為,在30%以下基本上不太用儲能,就是電力系統可以解決。什么意思,我們不要電力系統解決新能源,完全依靠儲能技術,我們和電力系統常規技術相結合,比如說安裝火電技術、多留備用,比如說美國它用的儲能也很少,什么原因,它有30%幾是天然氣的技術,調節度非???,然后還可以加一些風光預測功能,加強擴大聯絡線,加一些(英)技術,也可以調節。比如說加儲能可以調節,最后還可以用我們需求側管理和需求響應的技術,負荷加以調整,最后利用電動汽車來解決。
比如說這是一個例子,丹麥就是這樣一個國家,他們國家的發電已經達到30%—40%了,但是他們國家幾乎沒有用任何儲能技術,什么原因呢?它本身國家自己的火電這些機組,它的總容量已經超過它的負荷,如果當它風電一點都沒有的話,這些電場就可以供給,德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絡線,聯絡線數量和容量大大超過它的負荷,這種情況下,通過自己的火電和聯絡線的供給,它完全能夠滿足。因為丹麥只有幾百萬人,總的負荷不到1千萬,他們國家可以這樣,像中國這樣的情況不行了。我只是說一個例子,用電力系統技術也是可以解決的。這是一個特例。
第四,儲能電動汽車也是作為一個儲能手段,IEA2010年做過調查,我們說100兆瓦左右,但是將來它估計會增加到200兆瓦,2億、3億儲能。這樣的話,V2G的功能,隨著電動汽車的數量的增加也會增加,它有一個研究,將來我們的電動汽車會有多少輛,這個輛通過V2G的功能會給電網注入這些反饋,研究表明V2G的功能非常有利于它的電網一個降低儲能的要求。
第五,未來當我們的極高比例的情況怎么樣,這個情景我們不好預算,昨天周院士講了,我們在2050年我們國家可再生能源比例可能達到60%,我們以德國為例,德國大概原來有一個目標,2030年,現在還有十幾年的時間,它的目標把現在20%提高到60%到80%,原因在2022年把20%的核電機組去核電,把核電20%加起來,它的比例達到60%到80%。它現在只有一臺壓縮空氣,全世界頭一臺,主要的抽水蓄能大概有700萬切割機,它認為抽水蓄能還沒有在很多發展數量,這些抽水蓄能要滿足2030年小時、天、周和日調節能力,它對后結論認為只能滿足小時、天級的,他認為這些數量不夠,他認為現有這些的手段,抽水蓄能德國都有的,不斷在數量上滿足需求,就是總量不夠,而且時間上也不夠,也就是說抽水蓄能是世界上最強的,只能滿足了一天,如果德國將來80%是太陽能,如果三天太陽不出來,這個國家就完蛋了,所以它認為我們天然氣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給一個總結,有這么幾點:
第一,我們為什么用好儲能,它的驅動力是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如果可再生能源不起來,分布式發電不發展,中國儲能技術難以獲得發展。
第二,中國儲能技術非常之多的,現在沒有一個儲能技術鉛酸電池要淘汰了,任何的儲能技術都有它應用的場合,有的用的很多,比如說超導儲能,現在恐怕是實驗室的,因為價錢非常貴,能量密度非常小,所以應用不太廣泛,所以它有多有少,但是都可以用。
第三,儲能技術應用在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四個環節都可以用。
我們主要發展解決這樣幾個問題,集中式和分布式,我們肯定采用不同的儲能技術,大規??稍偕茉椿?,我個人認為不是用儲能技術,主要用外送的辦法,我們要注意不要解決電力系統的電力,發電和儲能系統的不平衡,我們不是單純考慮儲電,還要考慮儲能的問題。我們做過一個研究,中國電動汽車假設在2030年大概能夠達到幾千萬輛,這個時候,我們的V2G的功能可以利用了。
最后一條,也是我最關心的,給大家要說清楚,在未來,我們怎么解決高比例的比如說50%可再生能源,我個人認為開發氫和天然氣這個技術必不可少的,這個技術沒有開發,等到大量的資源上來以后,一定會有的。謝謝大家!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