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由國家能源局指導,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與杜塞爾多夫展覽(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儲能行業第三屆年度高峰論壇——“儲能國際峰會2014”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原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先生在會上致辭,以下為致辭內容。
原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 王永干: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很感謝中關村產業聯盟邀請我參加這次會議。在此,我代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向本次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這次會議開的很及時,我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13號剛剛發表了重要的講話,要積極推進我國能源生產,強調要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目的就是要建立我國的能源安全體系,這是全局性、戰略性的問題。電力儲能作為能源安全體系的組成部分,涉及到了電力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大氣治理、電力多元化供應等方面,對儲能技術發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大力開展利用國際資源等非常重要,這些戰略舉措已經引起了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現在,我國電力發展規模不斷邁上新臺階,電源結構和布局不斷優化,電網配制能力和電力技術水平明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電源和電網規模已經躍居世界首位。
隨著風電的發展和太陽能的快速崛起,它們不穩定的電力特性,向電網安全運行提出嚴重挑戰。新能源自身發展的特性,加上無序化發展戰略和用電結構矛盾,造成了大量浪費。
當前,我們電力行業的發展,已經定格在安全、綠色、開放的理念上,電力儲能技術的發展,正在孕育著重大的新的突破,對于未來市場發展方向,我想從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儲能技術研究對電力結構調整
第一是儲能技術研究,儲能的應用對電力結構調整十分重要。隨著儲能技術的加入,電力系統即發即用的傳統模式被打破,通過平衡系統,讓電力的使用更加平衡、優化,因此說儲能技術的引入對傳統電力系統來講是一次新的革命,是探索電力發展新方式的重要實踐。
大規模的儲能可以助力傳統水電、火電的發展,為電網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儲能系統規?;度胧褂煤?,可以使火電機組在維持運行期間,將外延擴張向內涵儲能轉變,提升機組發電效率和使用效率,幫助電網更高、更優質地完成調控目標。
目前石景山熱電廠已經加上了儲能調平系統,這是我國第一個儲能與電力相結合的示范項目,我們期待能有更好的商業價值和發展空間。
促進可再生能源健康發展
第二是要進一步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健康發展。
現在,我們在使用中還存在資源分布不均衡問題,將來這個問題還會繼續存在很長時間。許多大型的集中發電廠,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間隙性等問題將被放大,而儲能技術可以解決新能源在發電中的隨機性、不可控等問題,減少新能源對電網的沖擊。
除了進一步加大電網輸送能力,建設大型儲能電站、發展分布式發電、發展各級電網的配電系統也變得日益重要,未來,普通家庭也可能是電力供應方,同時成為能源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隨著智能電網發展,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家庭,都可能參與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以此實現電力平衡。
電力系統的探索
近年來,許多國家在對智能電網研究的同時,儲能市場也非?;钴S,典型儲能和后備儲能都有較快發展。而在我國,建設智能電網也已經成為電力系統的發展戰略。
2009年4月29日,國家電網公司牽頭探索、解決風電問題的國家級示范電站正式啟動,確定了“風光互補、儲能調解、智能輸電、平穩可控”的技術路線?,F在,南方電網儲能電站、石景山火電儲能、江蘇揚州等一批示范項目,也為我國儲能技術研究、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國整體的能源系統和傳統能源生產消費方式,將會發生革命性的飛躍。
最后,我希望可以與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一起,對未來儲能技術發展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議。前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而目前我們基礎研究、核心技術掌握的還不夠,材料技術方面也有待突破,基礎設施缺乏,體制政策亟待建立健全。
為此,我們建議第一要將儲能發展納入新能源發展和電網建設中,進行國家層面的同步規劃;第二,新能源的產業鏈很長,帶動的幾乎全部都是新興產業,希望可以針對實驗示范項目提出問題、積累經驗,并通過投融資等方式推送電力和儲能的發展;第三,要為儲能產業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通過市場機制調節新能源電價,形成合理機制;第四,加大對大容量技術的研發和投入,讓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第五,要擴大國際交流,努力借鑒國際先進技術,結合我國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形成我國的電力產業發展技術路線。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我們肩負著促進電力行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充分研究政策統計信息,發展專業化服務,讓儲能技術得到健康發展。
最后,祝本次峰會圓滿成功。
(稿件為電池中國網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