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信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0%,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下,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電動化加速,儲能、電動兩輪車和電動工具等市場也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放量趨勢,整體帶動動力鋰電池產銷量大幅提升,進而也促使鋰電池上游企業出貨量大幅增長。
2021年,為滿足下游動力鋰電池的供應需求,礦產資源利用、三元前驅體、正負極、箔材、電解液、隔膜等鋰電池礦產和材料企業紛紛擴產。但受限于較長的擴產周期,雖然各領域企業產能規模得到一定擴充,但上述原材料產品整體仍處于供小于求、較為短缺的階段,因而形成了原材料產品產銷兩旺、量價齊升的局面,這從近期相關企業陸續披露的2021年業績報告中可以得到證實。
通過對50余家鋰電池上游礦產、材料企業2021年業績報告的梳理,經粗略統計,上述企業2021年凈利潤合計超過600億元,企業普遍實現了營收同比上漲,絕大多數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同比上漲。這也意味著,受益于鋰電池需求的持續增長,鋰電池上游企業整體“成績亮眼”。
在需求端,2021年,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捷威動力等動力電池頭部企業電池訂單猛增,為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紛紛通過參股、合資建廠等方式,與礦產企業和各領域材料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簽訂長單鎖定礦產和鋰電池原材料的供應,這也為上游企業的業績增長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在供給端,礦產企業和正負極材料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更為強勢。主要原因在于下游市場需求大幅增長和碳酸鋰等上游原材料價格飆升,從而改善并提高了這些企業的盈利情況。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2021年年內漲幅超過400%,領漲礦產資源產品。在鋰礦領域,贛鋒鋰業以56.8億元的凈利潤穩坐鋰鹽企業“頭把交椅”,凈利潤同比增長達410.26%;盛新鋰能、江特電機和西藏珠峰這3家企業,雖然體量相對較小,凈利潤僅在3.5-8.5億元,但都實現了凈利潤同比增長超20倍的高速增長;天齊鋰業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統計范圍內鋰鹽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0%以上。
在鈷礦領域,洛陽鈷業和華友鈷業預計凈利潤遙遙領先;盛屯礦業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17-22倍;統計范圍內其余企業凈利潤最高預增也都有超過100%的表現。
2021年鋰電四大主材及部分輔材供應持續緊張。在正極材料領域,受鋰電礦產資源開采利用不足、提煉周期長和海運短板的影響,疊加材料企業新建產能短期內難以放量等因素,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并維持高位。受益企業中,德方納米和杉杉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20倍,前者更是逼近30倍,增幅最高。
在負極材料領域,已披露業績報告的上市企業中,杉杉股份凈利潤預增超過31億元,同比增長預計超過21倍,業績十分搶眼;國民技術凈利潤同比增長接近19倍。另外,璞泰來和貝特瑞的業績增幅也表現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鋰電池上游企業中,凈利潤同比增幅最高的是來自箔材頭部企業之一的諾德股份,漲幅超過74倍之多,可謂爆發式增長。
除正負極材料之外,電解液、隔膜和鋁塑膜等材料企業也因市場需求增長而業績上揚,除紫江企業凈利潤同比小幅回落外,統計內頭部企業凈利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其中,在電解液領域,由于六氟磷酸鋰、VC溶劑、PVDF等價格高企,天賜材料凈利潤超22億元,同比增長314%。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企業受益于六氟磷酸鐵鋰價格飆漲,凈利潤增幅超過20倍。如天際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70倍,多氟多凈利潤同比增幅接近25倍,也表現不俗。
在隔膜領域,統計內企業中,中材科技營收和凈利潤均為最高,恩捷股份凈利潤同比增長最高,達到143.6%。在鋁塑膜領域,明冠新材發展提速,企業營收同比增長超過40%。
進一步來看,受益于電動化大趨勢,穿越2019-2020年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的起步突破期之后,自2021年起,鋰電池行業已經成為全球最強成長賽道之一?,F階段,賽道企業呈現以下特點:
第一,上游企業的高利潤不斷吸引著更多玩家涌入這條賽道。在正極材料、電解液等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跨界或提高自有副產品產量,加入到鋰鹽、磷鹽、氟化鹽、電解液等材料供應商的行列,尋求新的盈利增長點,如云天化等大化工企業,轉型擴產步伐明顯加快,未來增長動能也將持續顯現。
第二,部分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目前尚未上市,如磷酸鐵鋰材料中的湖南裕能、湖北萬潤,這些企業的業績無疑也從磷酸鐵鋰價格上漲和需求爆發中受益。
第三,為了盡快解決電池企業原材料供應緊張問題,橫向加快一體化、多樣化布局的材料企業不在少數,如璞泰來、格林美等企業,已涉足正負極多品類材料生產,自身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第四,隨著正極材料和電解液供應商的擴容,新建產能陸續投產后,未來幾年內將主要集中在成本競爭上,且競爭程度將有所加劇。
第五,鋰電池上游大多屬于重資產企業類型,前期投資巨大,產線建設周期較長。一方面,礦產企業和材料企業有需求與電池企業“形成捆綁”,另一方面,對于電池企業來說,參股、長協等形式也有助于材料的降本保供,兩者一拍即合,未來這種合作模式或會更多。各類材料合作亦如此。
機構預計,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1000萬輛大關,動力鋰電池需求仍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2022年,動力鋰電池頭部企業對高鎳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長期看好,還有磷酸錳鐵鋰等類型電池被“重新喚醒”……整個鋰電池賽道將持續火熱。
隨著動力鋰電池頭部企業產能規模的不斷躍升,產業鏈中下游企業對上游礦產企業在提鋰技術等攻關突破上有所期待,供需結構或將維持緊平衡狀態;正極材料企業在三元、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產品上將繼續提高產量;負極材料企業在負極一體化項目擴建方面也將加速;電解液、隔膜和鋁塑膜企業均需同步擴大產能來滿足下游客戶旺盛需求。除地緣、疫情因素的部分影響,預計2022年鋰電上游各領域頭部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