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24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簡稱 “CNESA”)舉辦了它的第6屆年度盛會“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7”,并在會上發布了2017年版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在白皮書前言里,CNESA 用“波瀾不驚、春和景明”概括了當前中國儲能行業的發展現狀,比去年的“水面初平云腳低”所描繪的早春狀態,有了更加喜人的發展態勢。
如果說政策和產業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過程,今年3月份,我國首個直接指導儲能產業發展的綜合性政策——《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已經將當前業界最關心的補償以及市場價格機制提上了議程,包括可再生能源場站中儲能的補償機制、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及容量市場的補償機制以及支持用戶側儲能通過市場化方式參與電能交易或輔助服務的政策,并鼓勵多元化儲能在橫縱向互聯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中體現多種價值,儲能的商業化前景躍然紙上。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修炳林在此次峰會上還稱,該指導意見已經完成意見征求過程,目前正在進行修改完善,并爭取盡快發布。
該意見征求稿同時還明確了幾類具有產業化潛力的儲能技術方向,提出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要開發分別適用于長時間大容量、短時間大容量、分布式以及高功率等模式應用的儲能技術裝備。
而在此次 CNESA公布的白皮書里,一些數據也印證了行業引導政策。
分布式和微網儲能增長最強勁
白皮書顯示,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儲能項目中,用戶側(即分布式發電及微網領域)的裝機規模增速最大,為727%(超7倍),與全球的698%(近7倍)的節奏基本保持一致。我國用戶側儲能的市場驅動力多來自工商業領域的電費節省以及在弱電地區與新能源組合對昂貴的柴油發電的替代。不同于國外,發達國家的居民電價普遍高于工商業電價,因此居民應用是發達國家的“光伏+儲能”方案的應用主流。
陽光三星成為了2016年中國儲能企業中最突出的一位,新增裝機規模最大,同時代表了一種市場(陽光電源逆變器)和技術(三星 SDI電池)優勢互補的企業合資典范。早在2002年國家“送電到鄉”工程中,陽光電源上萬套光伏控制逆變一體機就應用于西北、西南區無電區。而類似的規律還表現在,國內的光伏企業依托海外光伏營銷渠道優勢積極進入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戶用光儲和分布式微網等用戶側市場,例如全球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第二的協鑫就成立了自己的儲能公司,并提出了在用戶側“光伏+儲能+運維”的一體化發展模式。
多位專家在此次峰會上表示,借助“一帶一路”的歷史性機遇,通過參與到電力基礎設施落后國家或地區的供電可靠性改善過程中,我國的光儲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將更值得期待。
鉛炭電池儲能或將率先實現大規模盈利
因為經濟性的需求,新增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儲能項目中69%都選擇了鉛炭電池儲能。以該技術為主的圣陽電源、南都電源以及雙登也同時成為了儲能新增裝機規模 TOP10中的企業,且圣陽電源僅次于陽光三星排在了第二位。
以南都電源“投資+運營”及圣陽電源“BOT”(建設-運營-轉讓)為代表的創新性商業模式,解決了儲能系統一次性投資太大及電池壽命難以得到驗證的問題,進一步幫助鉛炭電池擴大了其市場份額。2016年,南都電源通過其“投資+運營”的新型商業模式簽下了1GWH 的項目訂單,相比目前已投運的242MWH項目總量,未來的幾年,南都電源的儲能業績才真正值得期待。
在現有的電價體系中,用戶側的儲能大多只能通過峰谷電價差套利,然而在最近的意見征求稿中,我們看到了用戶側儲能的新商業曙光:國家能源局表示允許用戶側的儲能參與電能交易,同時它還鼓勵具有配電運營權的售電公司配置儲能。隨著今年4月我國微電網的首張電力業務許可證的獲批,儲能有望在電力體制改革中首先放開的售電側中獲益。
鋰離子電池儲能有望首先在輔助服務市場中收益
張靜秘書長介紹,未來的儲能終究是要參與到電力乃至能源的調節中,在電力市場或能源市場中體現它的各種電量價值或功能價值。
在新增投運的儲能裝機中,與電力調節密切相關的可再生能源并網、輔助服務以及電力輸配領域技術路線以鋰電池為主,比重分別為79%、100%以及91%,主要是由于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以及體積/重量小的環境友好等的優勢。我們還注意到,輔助服務領域的技術路線基本定型,新增裝機100%完全采用了鋰電池技術,這一趨勢與國際上完全吻合。
目前我國的輔助服務市場還處于頂層設計階段,僅部分地區開始了輔助服務市場的試點,因此許多企業都在國外掘金,例如目前在美國調頻最火熱的PJM市場,比亞迪的公司產品份額就占據50%以上。作為現階段高功率密度的鋰電池代表之一,銀隆新能源的鈦酸鋰電池也有服務于美國 AES 電網長達8年的經驗,調頻次數超千萬次,據稱現在電池容量還在90%以上,銀隆新能源把這個技術帶到了國內,參與了南網深圳寶清儲能站示范項目,接受電網調度,參與包括系統調頻。目前銀隆正在積極地進行產能的擴張,并創設了“零元供貨、30年質?!钡男滦蜕虡I模式,或將在中國的輔助服務市場放開之后第一批開始盈利。
關注多種儲能技術包括前沿儲能技術仍十分必要
張靜秘書長在峰會上表示,白皮書中關于中國儲能市場發展的預測,本次和前兩次不太一樣。原因是儲能應用正在由四大傳統領域向多領域滲透,并正在參與多領域示范應用。最近幾個月公布的三類示范項目中,28個新能源微網示范項目中有26個都應用了儲能,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和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范工程中分別有60%和30%用到了儲能。
根據CNESA 的預測,到2020年,熔融鹽儲熱(光熱)技術的規模有望達到1.86GW,接近于電化學儲能,而之所以能獲得近200倍的增長,據 CNESA 理事長俞振華介紹,我國在解決“三北”地區可再生能源消納和調峰矛盾上以及電能替代、清潔供暖等領域已經形成了儲能剛需,而通過儲熱技術介入的熱電解耦解決方案是提升火電靈活性的關鍵方案之一。
張靜秘書長在峰會上介紹,去年國際市場有43.3億美元的資金投向了儲能領域,是前年的10倍左右,其中更有諸如Eos Energy Storage 這樣的公司通過私募的方式募得了2300萬美元,專門用來支持其先進電池技術的開發。
白皮書顯示,我國通過前期的技術示范和下游的應用需求,也已經形成了對于全固態鋰離子電池、金屬空氣電池、多價金屬離子電池、新型液流電池體系的進一步研發需求。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