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南都能源互聯網運營有限公司總工 譚建國
2019年5月18-20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辦“ESIE2019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浙江南都能源互聯網運營有限公司總工 譚建國在會議上發言。
非常榮幸儲能電網側的平臺,介紹一下南都企業的角度出發電網側的談一談對電網側儲能的認識。報告的主題“電網側儲能項目分享和應用分析”,主要分三塊:
第一,電網側儲能的價值,我想從我們企業角度提出來電網側遇到的問題和需求。
第二,分享南都針對電網側解決方案。
第三,在國內和海外已經落地的幾個項目,談一談我們對電網側儲能技術應用的情況。
公司介紹,南都電源是一家民營企業,是1994年成立,2010年深圳創業板上市。有四大板塊,智慧儲能、綠色出行、通信及數據、資源再生。目前南都綠源擁有國家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最早的一個行業認證。目前擁有專利1000余項,發明專利400余項,承擔國家標準40項,承擔國家及省部級重大項目10項。南都目前從產業鏈這一塊,從原材料、產品應用、運維服務、資源再生、原材料,已經形成一個全產業鏈的生態。
前面的專家已經講了,我們行業很多專家對電網側儲能的認識比我們企業更深。電網從能源變革大的背景下面,我們能源結構發生變化的話,整個電網架構也是發生一個變化。傳統電網的話從端到端,發電、輸電、配電、用電,每一端有一個非常完整、完善的相應的一些標準。隨著我們大量新能源,部分是分布式電源進入到我們電網之后,對我們電網結構的話發生很大的變化,當時在2008年第一次美國學者出了一本《第三次工業革命》,看了那本書之后,當時認為這種事情會不會發生?但是目前來看這種事情在我們身邊也發生著。
電網面臨幾個大的挑戰:
第一,發電側和用戶、負荷端形成一個嚴重的背離。
第二,很多新能源電站都建在西北,用戶端在東部,就形成負荷和發電背離之后,國家采取特高壓的方式來實現背離的問題。也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強直弱交的問題,給直流雙極閉鎖故障帶來的安全隱患。
第三,隨著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對電網和用戶,對電能質量,以及電網的靈活性,以及跟我們用戶互動的話要求逐步提高。
電力需求從企業角度來分析有四大需求點:
第一,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發展,數據中心大幅度的增長。
第二,與快速出行相關的軌道交通以及高鐵相關的,這里面有負荷在里面。
第三,電動汽車電動化相關的充電站,特別電動汽車大量充電的時候對我們電網很大的沖擊。
第四,與城鎮化進程相關的工商業居民用電。這幾塊來說,對我們電網提出一些挑戰。對于新能源的接入,我們電網調峰調頻的能力要求更高。
國家2025中國制造這么一個產業,也提出新的要求,對供電可靠性、電能質量提出一些要求。分布式電能汽車包括分布式電源等等。
電網側在儲能里面產生的一些價值。早上浙江電科院分享這個事,未來電儲能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話,有哪些優勢?當時做了一個十三五規劃,這是浙江省的十三五規劃和電力系統的十三五規劃。預測的話到2020年我們負荷大幅度增加。2018年突破8000萬,到2020年接近一億。右邊這個圖作為電網里面調峰的話,作為調峰電源目前來看絕大多數靠規劃抽蓄,也預備了很多火電機組做深度調峰。
這么一個情況下面盡管水電和抽蓄,以及同樣火電機組作為深度調峰。在這么一個背景下面的話,在十三五規劃,2020年結束的時候它的調峰還有接近49萬千瓦調峰的缺口。這個里面我們認為儲能本身是相對于抽蓄來講響應速度快,建設周期短,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實現我們這個電網的需求,應該是填補調峰缺口更加有效的這么一個手段。
電網側儲能的現狀和發展,剛才我們平高的專家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再展開了。
二、南都在電網側儲能解決方案
南都目前提供儲能一站式解決方案,從我們產品,南都本身做電池,包括鉛炭電池、鋰電池、儲能云平臺,我們也具備了系統集成、工程建設、投資運營的服務,到資源回收,我們目前從市場和技術能力、商業模式都取得很大的變化。
南都針對電網不同的需求的話多元化裝備產品解決方案,我們在電網里面需求的話分成四大類:
第一類,功率型。以調頻為主的,2次以上的需求。
第二類,混合型,一般一個小時以上。
第三類,能量型。一般2小時左右。
第四類,高能量型,4小時以上左右的。目前針對不同的客戶的話,我們可以從2MWh到3MWh這么一個產品裝備。
針對這么一個情況提供兩種解決方案:
第一,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這個是All-in one設計,包括從消防、環保、控制系統集中在一個集裝箱,一個模塊可以達到1.5MWh,設計壽命15年。優點是可實現即插即用,快速部署,在應急電源和邊緣地區快速部署的時候實現這種解決方案。
第二,集中式解決方案。把電池的系統、變壓器一體預制艙、并網柜分開來建設,單個模塊容量達到3MWh,在海外已經開始推的。
前面很多專家一直強調,我們這個儲能系統在設計、建造、運行過程中,大家非常關注幾個點,安全和可靠性。從我們南都這幾個角度,談一談我們對安全和可靠性設計。
第一,我們要去研究電池以及電池系統,發生熱失控原因是什么?我們要做熱失控預防性設計,我們有一些核心的技術,對于電池本體性能的研究。從系統設計里面從這么幾大塊,熱仿真模擬設計、熱管理控制策略、電池狀態評估,特別是電池的溫度、溫身。對于PACK、箱體、插件溫度監測、報警和保護。有些電站里不可能去做的,對電芯可能會做一些相關的監測,但是對于我們一些接口的溫度的監測,包括它的一些溫身的情況大家會有一些盲點。
第二,全方位電池安全監測與保護設計。包括絕緣、過流保護、過壓/欠壓保護、過溫保護,外部短路保護、過充、過放保護,安全介地保護設計,在單個模組和模組之間的隔離,通過組間采用熔絲隔離防短路保護設計。
第三,怎么做消防控制。我們采用管道式的定位設計,采取消防的方式,也是氣體自動滅火裝置,系統聯動控制,包括消防預警系統。
第四,儲能系統接入可靠性設計。電能質量在線監測、穩態精度控制、故障自動解列設計、并聯諧波、防孤島等等核心的設計。
具體的設計,從主動均衡與防環流設計。我們儲能設計,通過5、6處的方式并聯之后實現一個儲能單元,這么一種情況下,在運行時間長了以后,由于電池單體的差異,會導致出口處偏流和環流的問題,在電池這方面提出系統要求。
專利熱管理設計,從我們模組、電池集裝箱,通過這種模擬下來的話,模組之間溫差大概在5度左右,整個集裝箱出口處兩個集裝箱介插點最高溫差不超過8度。
三、南都在儲能案例以及應用方向
目前南都在儲能方向從多個應用場景,包括我們在電網側,跟湖南電網、河南電網、江蘇電網的項目,在國外也做了德國50MW一次調頻儲能項目,還有印度電網的調峰調頻,在配網側做了新加坡工業園區,20MW和160MWh,還有能源互聯網的示范項目,針對一個園區光伏+儲能,以及加電能質量的這么一個項目。還有光儲充、數據中心、多能互補。
應用場景是多場景都有覆蓋,這個是我們在電網側這一塊,在我們湖南和河南,變電站儲能調峰調頻的應用,解決變壓器重載和過載的問題。湖南承載了24MW/48MWh規模,已經投運了,作為AGC調頻以及調峰。
河南電網龍山變電站,是9.6MW/9.6MWh,2018年投運,設計到交付大概在33天,33天之內也是基于南都前期在電站的設計和建設的經驗。
這是德國調頻一個項目,德國電網現在非常成熟的電力現貨市場,大家去參與這個調峰調頻的時候,有一個競價的機制。這是一期項目投運的現場,我們投了兩期,后一期也在建設過程當中。
這是我們配網側,主要變電站+儲能之后實現幾個功能,實現需求響應。這是新加坡工業園區電站,這是增壓配網+儲能,除了削峰填谷和需求側響應之外給園區得了一個穩定供應的作用。這是印度調峰的項目,這是2016年做得項目。這是我們江蘇電網做的一個項目。
以上是我的分享報告,謝謝大家。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