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電子電氣和信息技術協會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
聚焦“技術應用雙創新,規模儲能新起點”,通過組織主題演講、展覽展示、創新大賽、專題研討、項目考察、新品發布、技術交流等多種活動,多維度精準對接全球儲能市場與應用,助力中國儲能企業與國際接軌,為儲能企業搭建與政策制定者、規劃者、電網管理者、電力公司、能源服務商的交流互動平臺。2019年5月18-20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辦“ESIE2019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德國電子電氣和信息技術協會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在會上發言。
大家下午好!非常容幸來到這里參會,談一談德國標準化的問題,尤其是德國儲能標準化的問題,我叫Alexander,我是能源部門的負責人,我們負責所有的儲能、風電、輸送、存儲這些方面的問題。我來自DKE,它是德國電氣標準化的組織,我也是DKE的一部分,VDE,我們是一個可信賴平臺,對于標準化的制定,跟我們的專家有充分的交流互動,國內外的專家,有9萬專家能幫助我們制定和促進技術方面的工作。而且我們是一個電氣工程機構,關注電子化。
我們負責電氣工程和信息技術的安全,這也是VDE的使命。我們有125年的歷史,我們有三個分支,首先第一個分支是技術科學領域,通過很多研究,我們可以跟很多大學合作,然后在這些研究結束之后,我們也會進行標準化的工作,就是第二個分支。然后在這種標準建立之后,到第三個分支工作,測試工作、認證工作。VDE,大家可以看到,涵蓋了整個流程。
我們不僅僅在德國有業務,在全球也有很多合作伙伴。我們在加州、新加坡等開設我們重點實驗室,進行儲能、風電等其他能源形式。
標準化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聽了很多標準化、儲能方面的介紹。VDE一直關注全球這方面工作的進展,我們也建立一些國家的標準,大家在這可以看到,有ISO,在德國有相關對口的標準。我們在德國、歐洲都有相關的標準,在電工技術還有電信領域。
今天討論關注標準化,我想說,其實95%的這些標準都是國際標準,德國我們這個行業,特別依賴國際的標準,尤其對貿易、對相關問題研究,都非常依賴各級標準。我們要就有國際方面的合作,相當程度上影響國際層面標準的制定。
在說儲能之前,說一下如何在德國發展我們的能源體系,能源系統的過渡。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把它叫做智能能源系統,有三個支撐,政策、技術和市場。這三個如果一起合作,就能夠帶來未來的智能能源系統。
大家可以看到,任何一個領域,它主要的因素都是數字化的發展,一切都是數字化的。我們也有更多的數字化技術,還有很多問題,像氣候變化、還有CO2減排任務。在我看來,不同的領域,比如在政策領域要放松監管,對這些領域,還有技術方面需要有更多新的技術,還有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等這樣一些技術出現。對市場這塊也能夠創造新的價值,比如像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等。由于這樣市場的發展,確保我們能有靈活性、可靠性的供應在未來。未來的趨勢流動性的儲能,在德國、在歐洲這方面進展非???。還有新能源體系,還有像其他一些輔助的服務。我們在德國,如何更好地把儲能應用到現在的系統中去?在德國有高壓轉新低壓的環境,大家在這可以看到,對于第一代,我們需要有很多可再生能源。我們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后,應該有70%都是可再生能源,所以我們需要有新能源的存儲,更好地存儲這個能源。同時如果沒有太陽出來,或者沒有風時可以使這些能源。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一些傳輸,需要加速器或企業輔助的服務,我們需要分配、配電的服務,可以做負載管理,我們在想如何整合靈活性的配電。在德國大家知道,早上6點鐘充電,在晚上的時候再繼續充電。其實我們需要有更智能移動性的分配電的能力。
最后一大部分關于分配和負載管理,我們要有一個自己的體系?,F在在德國,我們有些補貼對于儲能,同時對于PV隔離有些補貼,如果自己房頂上有PV板子上,會有一些補貼,太陽能電池板。補貼可能明年用完,如果還需要這樣一些能源,比如在自己房子里提供電能的話,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居民我們稱為既是電的生產者也是電的消費者。
標準的提供能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接下來的兩三分鐘,會給大家講一下儲能并網。儲能并網我們的一些做法,首先我給大家講過,儲能是分布式的。如充電,供熱、供電,這樣要求我們強調分布式電網,另外我們需要非常好的規劃、非常好的設計和測試儲能系統。把儲能系統安裝到我們家是否安全?還有考慮比如電池的分級使用,它本來是一個電動車上的電池,完成它在汽車上的生命周期以后,現在放到你們家來儲電,但要保證安全。真正走到儲能壽命系統之后安全處置。這方面我非常遵從第八工作組制定的ICE的工作標準。
另外,我們也強調建立能源市場框架,目前德國有非常線性的供應鏈。你有生產、交易、供應、消費。但是未來隨著區塊鏈出現,線性再加上能源變化,看到信息化會發生很大變化,我們也需要市場的靈活性,也需要在供應鏈上有這種靈活性。我們要非常好地監測,也要把我們的系統做一個好的轉換。電能儲存系統作為未來能源市場的參與者,它能夠起到比如負載轉移的作用,我們要在這方面建立起規則,如何在我們系統里實現負載轉移,這方面ICE/TC57、TC120、TC8對我們這方面的活動非常具有指導作用。
同時,我們也在關注能源互聯網數字化,將來所有物品都會實現互聯,因此我們也要給電能的儲存系統準備好足夠的接口。這樣就使得電能儲存系統能夠跟整個能源系統有非常好的溝通、交流。包括跟我們的調度中心,跟我們的風電廠跟變電站都有非常好的溝通。在這種溝通的過程中,儲能系統在其中,應該是整個溝通的一個部分。因此,儲能系統通訊的功能也必須得到非常好的重視。
而這方面ICE也有相關的標準。另外,現在也看到一個趨勢——去中心化。在德國,去中心化非常明顯,也就是說產生的能源、電能,當地消費可能更大。我們目前沒有關注建立新的電網,比如北電南輸,但我們關注的是建立微電網滿足當地的需求,這是一個趨勢。這種通訊也需要關注,這方面我們也需要關注ICE相關的標準,儲能系統也必須是整個系統里的一部分。
下面我們很快看一下已經現存的ICE在德國的標準,看主要的領域。首先我們看到有ISO12405、ICE62260,針對電動汽車,除了德國以外還有歐洲的標準,有電腦的標準,還有使用二次電池和蓄電池的標準。接下來談固態應用中儲能系統的標準,這方面有點不同。
一方面ICE有幾項標準針對靜態儲能系統,它被稱為應用規則、應用標準。但是我們也設計了國家標準,使用場景要考慮到德國的使用場景。除了國際標準以外,也建立起我們的國家標準。
這方面有兩個國家標準:VED-AR-E 2510-50、VE-AR-E 2510-2,這是有關安全性的,針對鋰離子技術固定式的存儲系統??紤]操作者、用戶、環境的安全。
第二個國家標準,用于連接低壓電網固定式電力儲存系統的安全標準。大家可以看到,目的要保證固定電力存儲系統的規劃、安裝、操作、拆卸、裝置的安全要求,這對家庭非常重要。家庭發的電怎樣跟電網連接?用一種安全的方式連接。
這方面我們大量地引用ICE的標準,我們國家標準還是處于草案階段,沒有出最終版。另一方面,現在這個標準很多,有很多不同的操作,還有鋰離子電池操作環境也非常不同。保證整個鋰離子生命周期標準還沒有,因此我們推出國家標準關于鋰離子生命周期的。這方面基于IEC的標準推出德國標準。
標準涵蓋的方面,風險分析、功能安全、一般性要求、功能安全要求、標記和標簽、運輸過程的安全、合理的可預見的濫用,這樣能保證儲能系統整個的生命周期。
我們還在做的,在推出這兩個國家標準以后,我們也會跟可再生能源的利益相關方一起推出大規模儲能系統利益質量的保證。而且我們想針對模塊跟燃料電池都能夠保證安全,包括模塊和電池。
我們在大規模儲能保證系統之下,有不同項目保證太陽能跟風能用的儲能系統有非常好的匹配,以安全的方式互聯。
案例研究,在最后給大家提供案例研究,很快地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案例研究是有關大型的汽車公司。我們考慮如何保護電動汽車上的電池組,包括如何生產、如何使用、如何實施一級保護、二級保護及第三幾保護?這種保護對于正常的電壓跟溫度,這樣你可以把電池都嵌入安全性的維度。
最后,感謝大家的聆聽!期待大家向我提出問題。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