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范高鋒博士:并網電化學儲能電站調度運行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19-05-20 11:00:23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 范高鋒博士

  2019年5月18-20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辦“ESIE2019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 范高鋒博士在會上發言。

  大家下午好!我是國家電網調度控制中心的范高鋒。這個分論壇重點講安全和標準,因為我是做調度運行的,說實在話目前儲能并網容量對大電網安全是相對比較微小的。我們更關心大電網的安全、供電的安全,儲能作為一個新興的事物,它可能后續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后續可能發展比較快。結合大電網安全和儲能作一個結合,在調度運行方面作一些探索和實踐。

  比方從江蘇的儲能電站運行到現在不足一年,實際運行經驗比較欠缺。既有理論的分析、技術的分析也有實踐的總結,這樣不斷完善調度運行的體系,促進大電網的安全和儲能電站的安全。555匯報分三方面:

  一是儲能并網的基本情況,二是從調度方面的相關要求,三是下一步的工作。

  首先是裝機的情況。

  最新統計,在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內,電網側儲能26萬千瓦,在建比較多有124萬千瓦,都比較順利的話到年底可能達到150萬千瓦,在華北、西北、華東、華中幾個區域都有分布,目前比較多華東有10萬千瓦,華中16萬千瓦。

  電源側儲能穩步增加,與新能源聯合運行的兩種為主,到4月底聯合儲能裝機20萬千瓦,在建35.8萬千瓦,預計年底達到56萬千瓦。目前在華北有9.2萬千瓦,東北只有1.6萬千瓦,西北8.6萬千瓦,華東、西南都比較少。

  后面總結目前儲能電站實際運行的情況,就是實際的一些運行場景。

  (1)參與電網調峰,提高電網可靠性,如鎮江采用“兩充兩放”或“一充一放”調峰模式,從198萬千瓦降低到190萬千瓦。因為電站總共10萬千瓦,實際我們做的運行數據來看降了8萬千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將來儲能電站的規模比較大的話,應該在全網作一個優化,可能作用會更凸顯一些。

  (2)電網的調頻。儲能電站參與調頻效果總體不錯,響應時間約為常規機組1/15%,控制精度誤差是0.43兆瓦,比常規機組好一些。常規機組精度一般是1到2兆瓦,這方面的特性,相應的速度、控制的精度都比常規火電好一些。

  這也是參與電網的調頻,這是跟蹤CPS考核的一個情況。2018年10月以后,江蘇電網根據負荷變化情況,利用鎮江儲能參與大電網的頻率調節,顯著提升江蘇CPS考核的性能指標。因為江蘇水電比較少,CPS考核比浙江差一些,有示范以后性能得到明顯的提升。111(3)儲能電站參與電網調壓。

  (4)儲能改善新能源涉網特性。有效平滑新能源場站出力波動,改善新能源場站并網點的電能質量。儲能結合新能源發展有比較大的應用空間,因為新能源現在在國家電網區域內,風電和光伏加起來三個多億,因為它的波動性太大,對電網整體運行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如果能配一些儲能,平滑這個波動,再加上利用大電網的一個平衡能力和儲能配合,這樣整個系統的調節能力和經濟性都會得到比較大的提升,這只是做了具體項目的例子。

  (5)儲能提升火電廠調頻特性。儲能跟蹤指令具有響應速度快、爬坡速度高等優點,提高發電單元整體調節能力。山西有幾個火電廠,它的機組調節性能比較差,經常受到一些考核,說它配9兆瓦的儲能后,調節性能得到明顯提升。

  第二部分,從調度來看相關的一些要求。111國電中心這兩年一直關注儲能的發展,一直從技術上、從管理上做相關的分析和探索。近期我們有幾個標準還在進一步深化討論,可能后續對一些要求進一步完善。

  首先電力系統是一直遵循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原則。儲能電站作為一種新型的電網設備,應按照電力系統運行相關要求納入相應電網調度機構調度管理,從而充分體現儲能電站在保障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方面的重要作用。大電網會給儲能提供廣闊平臺,但儲能也要和大電網相配合,因為電力系統的發展經過100多年,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整個體系,儲能的一個新設備要適應這個體系,這樣才能有更好的發展,這里是有技術上的邏輯關系的。

  儲能電站接入電網要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比方說儲能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等。具體項目要接入的時候,與電網企業進行并網條件的確認,標準規定8kW以下接入380V,8kW-1MW是380V等,但這不是絕對的。

  儲能系統運行維護方應遵守調度紀律,嚴格執行電網調度機構制定的有關規程和規定。儲能要符合相關的規程和調度紀律。儲能運行維護方應根據裝置的特性及電網調度機構的要求制定相應現場的運行規程,經項目業主同意后報項目機構備案。1111儲能電站要遵守調度有關操作制度,按照調度指令、電力調度規程和儲能系統現場規程進行操作,并如實告知現場情況,答復調度員的行文。對儲能系統正常維護和定期檢驗,接入儲能設備一次、二次變更時,要報調度,并履行相應維護手續。

  運行控制,儲能響應比較快,將來是作為電網非常好的資源,這也是有相關要求的。電網出現特殊的運行方式時,調度機構會及時通知儲能電站。系統出現緊急情況時,調度機構有權限制儲能與電網間的交換功率,儲能系統在發生擾動脫網后,系統恢復前不能并網,經調試后才能并網。

  檢修管理,儲能系統開展與電網二次系統有關的設備檢修時,應要求電網調度機構辦理檢修申請,獲準后方可知性。電網儲能做好電網指令,做好相應安全措施,防止反送電或人身事故。

  繼電保護和安自裝置管理,與現有保護相協調配合,頻率保護和電壓保護與電網側保護相適應,與電網側重合閘相配合,按電網的機構要求整合并備案,配置防孤島裝置。

  通信與自動化管理,儲能電站要向電網調度機構提供相關信息,如并網點頻率、電壓、注入電流、有功、無功、功率因數、電能質量等數據。還有可充可放的電量,荷電狀態等。

  另外還要做相關的測試,據我了解,目前并網的儲能電站做的測試不是特別充分,火電、水電,包括風電都有相關性能指標的測試,儲能電站接入也要進行相關測試,包括電能質量測試、功率控制測試、電網適應性測試、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測試、通信與自動化測試。儲能變流器等主要部件改變時,電化學儲能系統應重新進行接入電網測試,因為變流器等這些改變,會造成并網特性比較大的改變,這些如果改變以后,還是要做測試,調度要了解實際特性的情況。

  這是低電壓穿越和高電壓穿越的圖,這是現有標準的圖,這個近期還在進一步深入討論,到底對儲能電站,結合未來的發展到底有什么樣的要求。前幾年風電和光伏發展經歷比較艱難的過程,最早風電光伏沒有低電壓或高電壓脫網能力,2011年、2012年出現多次大規模脫網,后來做低電壓穿越能力改造。再后來特高壓直流送端,因為在特高壓閉鎖情況下,經常出現1.3倍的過電壓,但1.3倍對大電力系統來講,我們一直是這樣的,所有的變壓器、火電機組可以耐受1.3過電壓,維度風電和光伏不可以,所以造成運行上的一些困難,現在正在進行一些改造。

  我想,儲能它也是電力電子接入電網的一個環節,風電和光伏取得的工程上的經驗和技術的積累,都可以反過來在儲能得到應用,低電壓穿越、高電壓穿越,還有其他的頻率耐受能力等等,都會在儲能發展初期就把它一次性做到位,這樣后續可能發展更好一些。

  下一步國網公司正在進行“三型兩網”建設,進一步完善儲能并網的管理體系,明確責任義務,規范并網流程。目前正在制定《儲能電站監控信息技術規范》和《電化學儲能并網調度協議》范本編制,做好接入工作,做到儲能“可觀、可測、可控”納入大電網的運行控制中。另外通過立科技項目加強相關技術研究,完善相關技術,服務整個儲能行業更好發展。

  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
狠狠看穞片色欲天天|欧美猛交喷潮在线播放|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m|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