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裕生:電池儲能技術迎來發展機遇
發布時間:2017-05-23 18:06:00
關鍵詞:儲能峰會2017

5.楊裕生.jpg

  5月23日,由國家能源局科技裝備司指導,中國能源研究會、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支持,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主辦的“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7”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為大會開幕式致辭。以下為致辭內容: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

  各位同志,早上好!非常高興參加“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2017”,大家又歡聚一堂。2016年儲能事業有很大的發展,特別是我們化學儲能裝機容量規模、品種都有大的發展。今天我想就化學儲能的歷史責任和機遇講三點意見。

  第一,化學儲能的歷史責任。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和工業廢氣排放,使溫室氣體增加,加劇自然災害發生,危及地球生態安全和人類生存與發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共創低碳綠色世界,應該成為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永遠的追求。發展以風能、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是最好的出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不穩定性必須以儲能來克服?,F在,化學儲能的成本在不斷下降,化學儲能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事實證明化學儲能也有能力承擔這樣的責任。

    2016年我國化學儲能事業開始大發展,開建了10兆瓦以上的鉛炭電池儲能電站,總投資35億的鉛炭電池立項。鋰離子電池儲能總容量超過300兆瓦時,最大的項目超過100兆瓦時,這是世界規模的壯舉。此外,在電動車和無線通訊基站中,化學儲能也占據了無可替代的位置。這些領域中成百萬成千萬單元累計起來,總規模十分巨大,是化學儲能的重要分支。當然他們的單元容量比較小,使用要求有差別。今天特別強調化學儲能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首先從分布式微電網做起,為主電網服務,推動綠色能源發展造福全國人民和人類子孫后代。

  第二,針對大規模需求發展新技術。

  大規模儲能要求具有十大性能,這十大性能第一位的是高安全性;第二位要求高轉換效率,長循環壽命,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第三位的要求就是資源豐富,環境友好,可耐寒熱高比能量,高比功率。

    化學能源工作者的任務是追求十全十美的儲能技術,使習慣于抽水蓄能規模的電力件可以改變化學電池不足以擔此重任的成見。十全十美的儲能技術是理想追求,現有電池技術要不斷的改進完善,充分挖掘潛力,向十全十美逼近。鉛酸電池發展為鉛炭電池可以說向前邁進一大步,磷酸鐵鋰的電池安全性較高,壽命較長,能量密度達到160瓦時/千克,提高安全性和壽命可以在大規模的儲能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更要大力創新提出并研究具有十全十美的新能源體系,我國近幾年新電池體系發展加速,出現了幾種以不同化合物為整體的體系,表現出可喜的發展前景。研究十全十美的新電池力量一定要實現,也一定會逐步實現。

  第三,建議。

    一是建議由政府領導建立蓄電池安全評價體系。蓄電站有大量的能量,有的電池還有易燃物,在充電時產生氫氣和氧氣。蓄電站是否安全不是建造者自己說了算,不能含糊地定性評價了事,應該定量分析事故概率?,F在核電站要求事故概率小于10的負五次方,一個反應堆一年的事故概率是10的負5次方。大飛機要求災難性的概率小于十的負九次方,蓄電站應該建立自己的安全評價體系。二是建議蓄電站包括電動汽車建立維護保養制度。蓄電池必須得維護,有的電池號稱免維護,實際相對過去單體電池在一定使用條件下而言需要頻繁維護,但多個電池串并聯使用時情況不同,所以免維護是相對的,需要維護是絕對的。我們應該建立這樣的觀念,從而改變錯誤的電池組免維護使用習慣,建立維護制度和維護規范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燃燒爆炸事故的發生。三是建議有計劃培養各種層次的蓄電站及電動車的專業技術人才。電池是高技術,高科技產品,蓄電及充電是精細的電科學過程,串并聯使用電池組在外界的影響下情況更為復雜。為了適應蓄電站的快速發展和客觀形勢需求,我國需要不斷培養一大批專業的蓄電站設計和建設人才,需要更大一批有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蓄電站專業維護人才。

  未來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儲能與之同步發展。電池儲能是重點,未來的電池層出不窮,性能將按照規模儲能和動力的需求不斷改善。未來的蓄電事業一定興旺發達,未來的蓄電人一定能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謝謝大家。


稿件來源: 電池中國網
相關閱讀:
發布
驗證碼:
狠狠看穞片色欲天天|欧美猛交喷潮在线播放|日日躁夜夜躁狠狠躁超碰97|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m|成年女人喷潮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