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 Kinetics公司大中華區經理 曹子維
2019年5月18-20日,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辦“ESIE2019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Amber Kinetics公司大中華區經理 曹子維在會上發言。
Amber Kinetics公司大中華區經理 曹子維:
過去這幾個報告技術性都比較強,我技術性沒那么強,首先我有個問題,就是咱們在座多少人看過最新有個紀錄片叫做《我們的星球》?是美國銀背影業公司公司過去五年里面拍的一個關于地球的紀錄片,叫做《我們的星球》我那天出差就在那兒看,其中有一個鏡頭是說俄羅斯、北極極地其中有一片地方原來是海洋,因為氣候變化現在變成了礁石,陸地就露出來了,但是這幫海象,成千上萬的海象它們不知道,它們還以為還是海洋,所以它們該去那兒遷徙還是去那兒遷徙,造成交通擁擠,整個地面上擠的全是海象。因為實在太擁擠了,其中有些海象沒辦法,就必須爬到非常高的懸崖上,這樣就不那么擠了,但是存在一個吃飯問題,就是說到了捕食的階段它們就沒辦法,發現自己已經在非常非常高的地方,這時候出現了一個令人非常心痛的畫面,就是這些海象居然直接就跳下去了,直接就摔死了。就在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在我們日常的這些瑣碎的事情,我們身為一個做技術的人員,想把技術做得完美,想把這個技術做得經濟性更強一些,這些我們成天頭疼的事情,我們是為什么?那一瞬間忽然覺得我做的事情其實還挺有意義,說不定可以幫到氣候變化這個事情。一點題外話。
給大家介紹我們公司,叫Amber Kinetics,這是我們的產品,大家看到現在就是我們標準產品的一個規格書,右側藍色部分就是飛輪本體,直徑1.3m,高也1.3m,中間金屬部分就是轉子部分,現在也是低碳鋼,跟剛才一些同行們他們的技術估計有類似之處,這個轉子本身大概2t,整個飛輪大概4.7t接近5t,功率是8千瓦,32千瓦時,所以為什么我的標題立的是另辟蹊徑,因為我們的確還跟剛才幾位介紹的飛輪的應用還不太一樣。
我們的充放電效率目前可以很自信的告訴大家是86%以上,DC-DC,循環壽命是11000次,覺得有信心可以做到,這個也是我們相對于傳統鋰電現在市面上的主流優勢之一。還有一點就是說我們可能相對于剛才幾位介紹的飛輪運用,我們偏中低速,我們的速度比較低,所以在熱的這一方面可能需要做的工作沒有那么多,所以我們在Hbeck這邊其實不需要任何外加的輔助。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系統的概觀,其實跟現在主流的鋰電池系統基本上拓撲結構非常像,左邊就是現在飛輪本體,我們目前默認的安裝方式是地下安裝,外殼有一個鋼制的罐子,先挖進去然后把飛輪吊裝下去。為什么在地下,跟剛才好幾位提到的原因一樣,就是安全的問題。橙色就是電,直流電出去,DC-AC逆變器就是非常常見的電池儲能系統的逆變器,連接到電網。底下這個深藍色部分更多的是數據和控制部分,我們有一個電池管理系統BMS,我們叫飛輪管理系統,稍微有點不一樣可能是我們的功能范圍比BMS更大一點,因為我們不僅對飛輪有控制,而且對外面客戶的系統進行直接的數據互換和控制。這邊就是很典型的一些新能源整合的一些東西,大家都很熟了。
為什么做這件事情,我本人其實之前做了六七年鋰電,鉛酸,對電池還比較熟,大概是兩年前我跳到這個公司。我也是看中他們有一些他們自己的技術上的一些特點,相對于鋰電池來說還是有一些技術上的優勢。
剛才有同行提到安全問題,我覺得咱們儲能行業2018年號稱在中國是儲能元年,但現在真的是要重新好好的考慮這個問題,就是關于安全,據我所知韓國前一陣子有政府強行的讓儲能系統大面積地停機,就是因為出了很多安全事故,就在我剛從美國前幾周回來之前,美國亞利桑那州又著了一次火,所以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一般給我們客戶強調的是環保性還有高回收,因為95%的材料都是鋼,所以等系統退役以后還是有很多經濟性的殘值給客戶。
在去年2018年6月份我們在拉薩做了一個示范性的項目,業主是運高(音)新能源,我們在他60兆瓦的光伏廠里面做了兩套一個系統,大概的一個安裝流程就是這樣,從1-5,中間那個穿藍色衣服的是我。
跟光伏其實非常類似,就是你如果要做大功率,比較大的系統的話,要有一個矩陣在,大概效果圖就是這樣,可能大家也注意到占地面積的這個事情,這是大概一百臺,兩畝半的地,如果你做到4兆瓦時的話大概需要三畝地,這也是我們目前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用地的問題,我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說看能不能跟光伏用地相結合這樣優化一些。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我們是一個年輕的老公司,為什么這么說?就是成立非常早,2009年,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硅谷的公司,我們的很年輕的總裁叫焦勇,他碰到加州伯克利的一個教授他們兩個聯合成立的,后來拿了一些美國能源部的錢財做了一些科研,大概在2016、2017年我們算是產品定型,現在正處于量產爬坡階段。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兩位創始人。
這個是夏威夷電力,這個項目也是我親自做的,我們在2018年1月份完工的,夏威夷大家也知道,這基本上就是美國儲能的新建廠,有什么新技術,新想法先在夏威夷試一遍。今年年初我們也跟臺灣電力也有合作,在他們臺灣電力綜合研究所也做了一些示范性項目。
謝謝大家!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